還有第三個就是轉移視線,當大家的視線都集中在非洲的時候,國內的一切情況就容易被人給忽略。
對于這一點,當老毛子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非常愕然的,但是再驚愕他們也只能是相信,因為中美顯然在那邊已經折騰了許久,怪不得這兩個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都有所提升。
尤其是中方的軍事實力提升的速度太快了,真的就像是開掛了一樣。
處理完畢姜玲的事情,江彥海就暫時回到了正常的生活狀態當中來,非洲他也暫時沒去,因為那邊的一切暫時都正常,不管是血狼傭兵團,還是何晨光他們都有各自的任務,暗刃有康師傅和范天雷的指揮已經足夠了。
江彥海則是跟黎若白兩個人就像是普通人上下班一樣開始了普通的生活,唯一不同的是,江彥海在搞的是可控核聚變,也就是那一種材料的事情,同時也在跟劉教授他們對魅影下一代戰斗機進行設計。
按照國內的算法,這已經算是第六代戰斗機了。因為它已經明顯超出了普通戰斗機太多,超遠的航程,以及它獨特的高超音速性能,甚至將來它的放大版本可以直接進入太空,這意味著接下來往太空運送物資的成本將會下降到一個很低的級別。
大規模以及體積更大的空間站將會在太空里面出現。
就這樣,距離姜玲事件大約過去了八個多月之后,姜玲再一次出現在了所有人的視線范圍之內,不過這一次不是視頻,而是一張照片,而且這一次也不只是姜玲一個人,還有一整個的科研團隊都出現在了新聞里面。
今天的新聞聯播里面,沒有任何其他的新聞,今天的新聞聯播完全是一個專題,一個關于可控核聚變的專題。
在新聞聯播出來之后,可以說,瞬間整個網絡,以及全世界都炸了。
#在姜玲院士等團隊的帶領下中方正式宣布完成可控核聚變研發#
沒錯,江彥海他們這一次真的完成了可控核聚變完全設計。
之所以耗費了8個月的時間,不僅僅是材料的問題,現實當中不是模擬程序,可以瞬間就搭建起來一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所有的材料,零件等等全部都是要重新生產的,像是以前的國內建立類似的實驗場所,當時都要建設好幾年的時間,而這一次因為所有的設計都是成熟的。
主要是在幻境模擬程序里面進行了無數的測試它是成熟的技術,所以整個反應堆的生產速度自然就快了許多。
整個建造速度大約花費了6個月的時間,剩下的兩個月是運行測試的時間。
“……迄今為止,我們建造的核聚變反應堆已經進行了整整兩個月的運行,它的體積并不算是太大,它整體而言平均Q值在4.5左右。也就是說我們運作聚變反應每消耗100千瓦的能量,我們就可以發電450千瓦。”
“這意味著該反應堆已經完全具備商業化運營的潛力,另外,根據我們的計算,如果將它的設計放大,它的Q值可以更高,我們已經完成了完整的可控核聚變電站的設計,按照最新的設計,整個電站的Q值大約在6左右。”
“而該核電站設計的發電量,年發電量大約在600億千瓦時。”這是姜玲接受采訪時候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