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的話,也是前世白青所知道的漢服圈子里的一種常態。
畢竟漢服這玩意兒,更多的還是來自于很多的歷史文獻資料,或者是出土的文物,關于歷史上的那些東西,因為誰也沒有親眼見過,所以往往一點兒小事兒都會爭論個不休,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流派,甚至還誕生了很多的專業術語。
白青對于漢服圈子并不了解,但也是從很多的新聞或者是平臺上看到過這些。
但是在白青看來,衣服這玩意兒,首先強調的是穿著與打扮的屬性,這才衣服存在的最本質作用。
至于其他的,那些文化與傳承之類的,則是附庸在上面的附加屬性。
正因為如此,所以,一件衣服,首先是要以人的審美以及穿著需求出發,是要服務于人的,是人在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人。
人類現在的衣服,同樣也是經歷了幾百上千年的進化,甚至到現在為止,各種各樣的款式被設計出來,同樣也是存在著一種進化的性質。
不管怎么說,現在的衣服同過去20年前的衣服比較,明顯就能感覺出在款式方面的差距。
再加上,即便是現代,衣服的款式同樣也是多種多樣,即便是哪個服裝大師,也不見得就能夠掌握所有的款式。
所以,單純的以現有的資料,去推測和規定從來沒有人見過的古代的衣服,是盲目和不科學的。
誰規定了,古人就要穿一樣款式的衣服?誰規定了古人就沒有像現在那樣離經叛道者?
只要自己覺得好看了,誰又有資格去在那里指手畫腳的呢?
各朝各代,連象征著至高無上皇權的龍袍制式尚且不同,那么非得要制定出一個標準來判斷一件漢服到底符不符合所謂的真實,是不是就有些狹隘以及貽笑大方了?
因此,在白青的眼里,衣服要做的,就是好看、方便,符合需求,就是這么的簡單,先把衣服該做的事情做好了,再去承擔那些文化以及歷史的附加屬性。
眼下,現在這種漢服的風潮還沒有形成,如果蘇靜能夠成為其中的先行者的話,白青也是想要扭轉那種“越是小眾圈子,各種條條框框越多”的狀態。
嗯,如果扭轉不了,也對他沒啥影響,反正他也不感興趣,剛剛的那番話,不過就是純粹因為蘇靜的興趣,而多想了幾分而已。
雖然白青的話很簡單,但是蘇靜,卻是再一次的陷入到了沉思當中,大眼睛眨啊眨的,很快的,便帶上了幾分若有所思,整個人看起來,好像也是又重新恢復了那份元氣滿滿的樣子一般。
這才是他所喜歡的那個蘇靜,人好看才是重點,衣服什么的,就算沒有也不影響(*ΦωΦ*)
今日第一更
我對漢服圈一點都不了解,也沒興趣,嗯,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