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業務需求,趙燦的趙氏集團早早的就在世界各國設立了辦事處。辦事處的人不多,視所在國家的情況而定,有的只有兩三人,有的有二三十人,比如設立在美國那邊的辦事處就有25人。當初替盤古科技公司購買晶體管專利的劉業就是趙氏集團辦事處當中的成員。
黃河塑膠花工廠還沒有在其他國家開設分廠,所以只能借助集團的資源來做宣傳工作。
近水樓臺先得月,香港是黃河塑膠花最早的是宣傳陣地。
僅僅過了兩天,各大報紙以及亞洲電臺都在宣傳黃河塑膠花。
《明報》作為自家報紙,甚至大篇幅的對塑膠花進行了科普,稱:“塑膠花是一種人造仿真花,是用塑膠做成的假花,花色艷麗,造型別致、端莊典雅,保存時間長久,四季如春盛開不謝,現已風靡歐美各國,比真花還要受歡迎!香港黃河塑膠花工廠創辦于今年3月中旬,生產的塑膠花,更是品種繁多,惟妙惟肖,幾乎以假亂真,堪稱塑膠花當中的精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工廠的老板便是香港赫赫有名的商業奇才趙燦!”
這個年代的香港市民比較崇洋媚外,《明報》說塑膠花風靡歐美,那么肯定會有很多香港市民對塑膠花感興趣。
再然后利用趙燦這個大名人,再宣傳一波,讓大家不由自主的對塑膠花更感興趣。
果不其然。
報紙一出,塑膠花很快引起香港市民的興趣。
“塑膠花我知道,之前在花卉店看到過,不過太貴了,我沒買,聽說是意大利工廠發明的,沒想到咱們香港工廠也能生產了!不過這塑膠花確實看上去跟真花一樣,而且還能保存很久。對于那些花粉過敏的愛花人士,更是可以放心大膽的享用!”
“趙燦又上報紙了,呵呵,我就知道像他這么牛逼的人就算是想要低調都低調不了,這次他又干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了?生產塑膠花?塑膠花是什么?”
“……”
呂景山等香港經銷商們此時也十分賣力,派出大量的人手到各個商場、花卉店等地做推廣。
因為有了報紙的宣傳,呂景山等人的推廣則變得十分順利。
香港市民好奇心重,就算不買塑膠花,也打算去看一眼。結果到了商場或花卉店看了一眼塑膠花過后,就掏錢了~(沖動消費)
魯元洲在香港開花卉店開了十多年了,就還沒見這么暢銷的假花,簡直比真花好賣多了。
魯元洲立馬意識到自己必須轉型了,以后專注于賣塑膠花!
真花保存不了多久,除了逢年過節,平日里不會有太多人愿意花錢買花。反觀塑膠花則不同,塑膠花能夠長久保存,儼然是一種十分劃算且非常漂亮的裝飾品,家里、寫字樓、汽車駕駛等等都可以擺放著塑膠花。
也就是說,塑膠花的潛在市場是無比巨大的!
魯元洲下定決心后,立即聯系經銷商呂景山,從他手里拿貨。
其他花卉店老板雖然未必有魯元洲的魄力和決心,但是也紛紛采購了不少塑膠花擺放在花卉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