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露港,原稱大埔海,是香港新界其中一個主要的內港,位于沙田區以北,大埔區以東。
趙燦派人準備在吐露港大肆買地。
大埔工業園那邊主要是工廠,而吐露港這邊風景秀麗,距離大埔工業園又近,所以趙燦打算在吐露港這邊大搞建設,打造科技園。前世,吐露港的對面就是香港中文大學。
而大埔工業園那邊,趙燦自信只要成功說服香港政府,自然能夠得到政府低價批地,甚至比自己親自去買還便宜。
1955年1月1號,新年伊始,好兆頭。
趙氏置地的總經理傅山親自來到吐露港,立即引得當地政府的重視和驚喜!
“趙氏置地準備斥資2億港元作為一期工程項目款開發吐露港!”傅山面對吐露港當地官員說道,直接把他們轟暈了。2億港元,堪稱天文數字,而這還只是第一期工程……
不得不說,吐露港開發項目堪稱趙氏置地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個項目,項目浩大,工期長,而且還準備填海造地,今后肯定還要追加大筆的投資。
于是,吐露港當地官員把趙氏置地當大爺一樣供著。
傅山之后向吐露港官員詳細的介紹起吐露港開發項目有哪些。
“趙氏置地準備在吐露港修建一個以研發為中心的科技園區,并在吐露港以及附近計劃修建多所頂尖大學,為吐露港科技園提供人才資源!”
“此外,吐露港風景秀麗,面臨大海,因此,趙氏置地還打算將這里開發成為旅游勝地和購物中心,建造商場、酒店、游樂場、高檔公寓、公園、高爾夫球場等等融合商業零售、商務辦公、酒店餐飲、公寓住宅、綜合娛樂、科技研發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傅山說完,隨行的當地官員們一個個都目瞪口呆。
這大手筆,太牛逼了。
“傅總,如果趙氏置地準備在吐露港置業,我們當地政府可以全面配合,給你們開綠燈!”為首的官員無比激動的開口說道。
50年代,吐露港窮啊,人口也沒多少。
這次如果不抱趙氏置地的大腿,吐露港怎么發展的起來?
傅山微笑道:“那就多謝政府的支持了,我們趙氏置地需要土地,大量的低價土地!”
“沒問題,土地多得是,價格也好說!”
“嗯,那就好,稍后我讓人給你們一份計劃書,你們看完之后,將趙氏置地看中的土地,給一個整體報價。我們若是覺得行,那就馬上簽約,然后開始啟動吐露港項目!”
“傅總,你們看中的土地大概有多少?”
“不多,才50公頃!”
1公頃有1萬平方米,前世,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工廠叫做沃爾夫斯堡工廠,占地面積廣闊,有約650.3萬平方米大,摩洛哥是它的1/3,梵蒂岡只有它的1/14,數據可怕。
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就別指望了,趙燦打算以后在中國搞一個比沃爾夫斯堡工廠更大的工廠。
“50公頃?!”吐露港的員工們震驚的瞠目結舌。
這么大的土地交易,當地政府從來都沒有碰見過,心里有點慌。
傅山這時說道:“其中有一小部分還需要填海造地,也計算在50公頃的土地里面。”
香港一直以來都在填海造地,以前填海比較多的是維多利亞海港,而吐露港其實也是非常適合填海的。
計劃書被當地政府拿回去研究,只是他們不敢獨斷專行,立馬向上級打報告,上級領導隨即開展了激烈的討論。
這個時候,趙燦的人脈關系終于發揮作用了,長期以來刻意討好香港政府,接了那么多不怎么賺錢的政府工程,總算得到回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