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電懋和邵氏的競爭,袁仰安已經感到很頭疼了,現如今又殺入一個更厲害的,這讓袁仰安的壓力增加了好幾倍!
其實,此時此刻,有人比袁仰安更惱火,那就是電懋公司的老板陸運濤,本來他早已看好永華影業公司,但結果卻被趙燦捷足先登。
此時此刻,業內普遍有一種感受,那就是狼來了!眾所周知,但凡趙燦進入的行業,那都是橫掃一大片,搶奪對方的市場份額,進而成為行業大鱷。
再加上趙燦財大氣粗,還擁有《明報》、亞洲電臺等傳播媒體,業內這些電影公司,很難有底氣跟之競爭。
這一刻,甚至有電影公司決定轉型。
“我看轉型算了,趙燦進場了,我們這些小電影公司恐怕連湯都喝不到……”一家小電影公司的經理對自己的伙伴說道。
“原本長城、電懋、邵氏三家巨頭競爭,我們的排片已經受到了極大的擠壓,現在趙燦也來了,電影院還會給我們的電影排片嗎?”又有一人過于悲觀的說道。
恰在這時,永華影業公司開始擴張,揮舞著鈔票,大肆挖人,聽說都挖到長城電影公司去了。
沒過多久,突然傳出趙氏集團在淺水灣購買了一塊近50萬平方米土地,用來修建永華影視基地。
這消息一出,直接把所有人震驚的目瞪口呆,更是讓競爭對手們感到絕望。
你牛逼,我不干了我轉型了行嗎?
50萬平方米,要不要這么夸張,你這是大炮打蚊子啊……
不少電影公司紛紛想法設法賣掉公司,永華公司則當起了接盤俠,將對方的電影人才、設備,以及片場統統接收過來。事實上,趙燦還嫌電影人才比較少。一旦開始拍攝電視劇,那么需要的電影從業人員是非常多的。歷史上,邵氏公司是通過建立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為自己培養人才。
但趙燦并不打算這么做,而是打算建立電影學院,進行更加系統全面的教學。趙燦計劃著在永華影視基地旁邊建立香港電影學院。
趙氏大廈。
趙燦對傅山說道:“電懋、邵氏都在經營電影院。發行渠道是非常電影產業鏈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為了不必受制于人,從現在開始,我們著手建立院線,先是香港,然后延伸到東南亞地區,之后是日本、美國、歐洲……建立全球發行渠道。”
電影制作公司、發行公司、院線,三者一般是分開的。
但在這個年代,一家公司掌握著三者,形成壟斷,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便是在以后,美國禁止電影公司持有院線,但是那些好萊塢電影巨頭還是會通過間接持股、交叉持股的方式,依舊控制著院線,從而讓他們牢牢地掌握著發行權。
傅山點頭,表示明白。
“嗯,這件事,我馬上安排。”
趙氏集團要修建電影院,又可以名正言順的買地買樓,而對外,卻一直聲稱不看好香港房地產行業,房屋依舊是供大于求。
“還有,你派人去大陸,盡可能多的給我招聘一些優秀的美術師!我計劃在永華影業公司設置一個動畫部門夢工廠,需要大量的美術師,推動中國動畫行業發展!”
“這是好事啊,大陸由于經濟困難,很多美術師都沒法安心創作。對了,有不少美術師來到香港,夢工廠在香港也應該能夠招聘到很多人才!”
“對哦,香港的漫畫其實也挺發達的!可能是因為某些原因,現在連漫畫雜志都沒發行了,難怪沒有引起我的注意……”趙燦說完,臉上露出一抹喜色,之前他只想到去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挖人,但其實香港也有很多的優秀美術師。至于日本,可能目前還不如大陸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