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三郎解釋說:“這貓乖得很,不會亂咬東西。平時把它留家不放心,我帶在身邊看著。”
徐管事看著白貓的模樣,倒也理解:“這么貴重的貓,弄丟了是心疼……你每月才賺九錢銀子,養得起它嗎?”富貴人家的寵物,吃的用的比平民可是精細得多。“三掌柜家養的黑腰細犬,每頓要吃掉兩斤生牛肉,還要拌上雞蛋。我聽說從前尉犁國的國君,還給自己養的兩只猴子封官晉爵,請專人來伺候它們。”
燕三郎看著呼呼大睡的白貓,長嘆一口氣:“確實快要養不起了。”九錢銀子對他來說是毛毛雨,他不能指著這點薪水過活,還得想辦法開源。
可是一個十歲的孩子,有什么賺錢的買賣能做呢?
他一邊打賬,一邊心里盤算。
其實從賬面上能看出許多東西。昨兒個馬掌柜沒有吹牛,衡西商會扎根在柳沛,是本地有名的大商會,大到家私、小到米面鹽堿,它都涉及,因此每天各種名目的進出項款繁復冗雜,說不上多難,就是多如牛毛,怎么都做不完。
白貓睡到午時才醒,見他還在埋頭苦算,也忍不住罵了一聲:“無良奸商。”
她罵的自然是馬掌柜。拿九錢銀子的工錢就要應付這么大的工作量,燕三郎的人工也實在是太廉價了,可見姜還是老的辣。
這時到了飯點兒,有人給賬房先生們端上午餐。讀書人受到的禮遇總是要優厚些,何況算賬這種技能,讀書人里掌握的也不多,算是專業技術人才,在柳沛縣很吃香。這個時候,燕三郎對已經故去的石星蘭更生感謝之情。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若沒有石星蘭的悉心教導,他在衡西商會里最多是個幫閑,吃力又賺不著錢。
賬房先生們吃的東西,自是底下的販夫走卒力夫所不能比的。擺在燕三郎面前的是兩只大海碗,一只裝著菜肉大餛飩,一只裝著雜醬面。
面很筋道,但是澆頭太咸,醬里淡淡的豆腥味兒還沒祛掉,肉丁小得看不見,茄子黃瓜倒是管夠。
菜肉大餛飩,面皮很豐厚,切肉的師傅又手藝太好切得太細,燕三郎啃了兩口也沒找到肉在哪里,反倒是這個季節的薺菜鮮得很,怎么做都美味。
這兩碗連湯帶水唏里呼嚕吃下去,能把肚皮哄出一個飽足感。徐管事放下碗時,忍不住長長吁出一口氣,轉頭卻見燕三郎的碗里早就空了,連半口湯都沒剩下。
“……”每只碗都比他臉還大啊,這小子的胃是無底洞嗎?都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但燕三郎的年紀是不是有點兒提前了?
徐管事輕咳一聲:“三郎身體真好。”身體倍兒棒,吃飯才嘛嘛香。像他這樣的半老頭子,三分之一都未必能吃下。
燕三郎面不改色心不跳,沖他笑了笑。開始修行之后,渾身氣血運行加快,身體命灶開始旺盛,更兼經脈里還有一只真力小龍要養,他已經變成了貨真價實的大胃王。別說這兩海碗了,就是再來兩碗、四碗,他也吃得下去,只怕在這里被當作怪物觀瞻。
吃過飯擦了嘴,燕三郎就從背簍里取出巴掌大的油紙包,一層層打開。
徐管事好奇多看兩眼,發現那里居然包著一整只煨熟了的鹵雞腿,雞皮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