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叫人不可貌相,燕三郎沉默寡言,在她看來還有幾分木訥,誰能料到經脈里居然能養出這種爭強好斗,不死不休的小龍來?
“橫豎你有木鈴鐺,就先這么養著吧。你的真力這樣兇猛,養成以后吃大虧的就是你的敵人了,未必不是好事。”千歲撫著下巴,“但它們再鬧騰下去,你的身體受不了,所以還要鞏固筋膜、拓展經脈。這樣罷,從明天起,沐浴時再添幾味藥物!”當時他們選擇春明城安居,也是因為這里物流發達,貨品齊全,燕三修行所需的藥物基本都可以買到。
“幾味?”她向來只用好藥,燕三郎頓感不妙,“成本呢,要增加多少?”
“唔。”她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對阿堵物毫無概念的千歲了,只要稍一估算就能得出個大概,“主藥加一味針胎花,再有其他三味,大概每天要增加七兩銀子的成本吧。你想,其實也不多,一個月才增加二百一十兩,一年才增加……”
燕三郎面無表情:“兩千五百兩。”足夠再買一棟大宅了,當然是沒漲價之前的。
好像真是不少呢,千歲吐了吐舌頭,好心安慰他:“沒事,我們很快就有進賬了。”
燕三郎目光沉沉。
……
這些日子,春明城可沒有那么平靜。
除開陡增幾萬人帶來的治安隱患不提,春明城在方方面面受到的沖擊都不小,原住民怨聲載道。
官方也是想了許多辦法去對沖、抑制影響,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原本漫天飛漲的物價開始平穩,糧食和其他生活物資的供應也慢慢恢復正常。畢竟春明城還是句遙最強韌的大城之一,再吸納幾萬人安居也只是時間問題。
物價可以抑制、糧食可以供給,工作也可以提供,可是有一樣東西,卻成了炙手可熱的搶手貨:
宅子。
想要安居樂業,就得有容身之所。突然多了幾萬無房戶,房價想不飆漲都難。
就像牙子對燕三郎所說,現在的房市,熱鬧極了。
春明城官方很快察覺到這個問題,當即發布公告表示,即時著手開拓城南、城西,為新人口解決更多居住難題。
有官方牽頭介入,平民小院的建造相對容易,耗時不久。
問題總是一個接一個。平民的困境尋到了解決之法,另一個矛盾就突出了。
千食國來的權貴、富豪們怎么辦?
根據鴻雁飛書遞給燕三郎的消息,本次跟隨木絲壟周家遷入春明城的大小望族有十余個,貴族一千余人,總人數超過了兩萬人。可以說每遷入春明城的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來自這些望族,或許是權貴本人和家眷,更多的則是為他們服務的各色人等,如侍女、小廝、護衛、工匠、廚子等等。
這種人,怎可能買個平房來住?甚至他們還要盡量買在城心位置,以彰顯自己的財力和身份。
然而麻煩在于,符合他們要求的宅子真地不多,并且還不是隨建隨有。
這般權門,要從屋宅的位置、大小、方位、格局、風水、內飾擺設,以及常人根本想都想不到的角度去評估一處居所的好壞。
簡單來說,只有兩個字:
挑剔。
這樣的人,能隨便找個屋子安身立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