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起價啊,像這種黃面粗饃頭,牙不好的啃不動,城里一文錢能買倆。不過放在風雪漫天的破廟,它就值這個價。
當然黃面饃頭無論賣多少錢都跟趙豐無關,因為他連一文錢都掏不出。
他咽下口水才道:“你有孩子么?”
女子微怔,目露不快:“你說什么?”她看起來年紀很大么?
她杏眼微瞪,明明是好清秀的一張臉,立刻就有一股辣氣。趙豐心里一跳,趕緊擺手:“我、我是說,你家中族中可有小輩?”
女子這才面色稍霽:“有。你要作甚?”
“多大了?”
“大的六歲。”她狐疑道,“怎么?”
“那正好。”趙豐揭開書箱的蓋布,從里面取出一樣東西,“這個價值五文,換你一個黃面饃饃怎樣?”
女子定睛一看,他拿出的是個手提的小燈,做成了凸眼紅金魚的模樣,制工很好,不過巴掌大的魚燈,卻連魚尾上的褶皺、魚身上的鱗片都歷歷可數。
她在城里見過孩子們玩的提燈,有些只是墨水畫個樣子上去,絕沒有這樣精細的。更有趣的是,有風吹過,這魚還會自行扭頭,像是在搖頭擺尾一般。這少年說能賣五文,那是往少了說的。
趙豐又道:“再有一個月就是上巳節,拿它回去,屆時你帶孩子游園就不必另備小燈了。”
女子不在乎五文錢,但想想還得給家里的小蘿卜頭備禮,也是煩心得要命。這小燈看著確是精致,誰曉得五文能買到?于是她把黃饃遞了過去,換燈在手。
趙豐接過,拿火烤軟了,這才狼吞虎咽吃了起來。
他看走眼了,這饃饃味道居然很好,用的還是細面,嚼著隱隱香甜,里面還夾了兩個紅棗,并不是街頭上常賣的粗饃。
“好吃。”他口齒不清,“謝謝!”
幾口面食下肚,他胃里終于不再燒得難受。
女子靠坐在柱邊,像是沒聽見他的話,眸子半瞇,盯著門隙外頭飄落的雪花出神。
她的側影沉靜美麗,卻讓人不敢輕易打擾。
趙豐下意識壓低了咽食的聲音,害怕吵到她。這女子氣質特別,不似大家閨秀,更不像鄉野婦人。
小廟里安靜下來,只有塘火嗶剝。
趙豐吃了個小半飽,緊接著就犯困。眼睛閉上之前,他望見這女子依舊精神奕奕,腰背挺得筆直。
他一個大男人,還比不上姑娘精神。趙豐自嘲,隨后就睡著了。
夜色漸濃,但是風雪聲悄,看來明早就能繼續上路。進城以后怎么謀生,他得好好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