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已經明白,萬物之間皆有關聯,簡稱萬物互聯。尤其衛國這一盤亂棋,堪稱牽一發而動全身。現在對外部訊息掌握得越多,于他完成木鈴鐺的任務或許幫助越大。
“第三個?”賀小鳶挑眉。
“嗯,是個大消息。”燕三郎篤定,如果韓昭都還未接到,賀小鳶更不能了。
“行吧。”賀小鳶只考慮了幾息就同意了。燕三郎來路不明,但與她共同歷險多次,從某種意義上說,倒比她同陣營的某些人還要可靠得多,“兩個大消息。其一,衛國在東南前線戰事不利,被我攸國反制。十天前,接替韓昭東征的兩個將軍,有一個中了埋伏身受重傷,手下軍隊也減員三萬余人。”
燕三郎手上一頓,正色對她道:“恭喜!這果然是個大好消息。”
“誰說不是呢?”賀小鳶難得眉飛色舞,“衛國吃了這一次大敗仗,東進的勢頭戛然而止,原地踏步大半個月后,反被我攸國往西壓回四十余里!”
攸人終于揚眉吐氣了。燕三郎想了想:“豈非又把戰線推回娑羅城附近?”
“正是。”賀小鳶笑道,“你說怪不怪,恰好就是韓昭接手前線的地方;沒料到衛王將他支走以后,戰線又被推回這里。”
說到這里,她嗤了一聲,“都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衛王不放心韓昭,非要把他調來中部不可,這正是天助我等。”韓昭被尊為軍神,帶兵打仗太厲害了,攸人面對他底氣不足。
還好衛王犯渾,把韓昭調回中部,痛打自家平民。攸國前線的壓力,一下子就變小了。
不必賀小鳶明言,燕三郎用膝蓋都能想明白,前線大捷必能提振攸國士氣、激勵民心。原本攸國已被侵占了十之六、七的領土,頹勢明顯,否則衛王怎么舍不得放手?
現在看來,衛國想要生吞攸國的算盤越發難打了。
“第二個好消息呢?”
“衛國中部戰事紛亂,所以東南前線的消息滯后了,直至昨晚才傳到我這里來,衛王卻是更早就接到了。”賀小鳶忍不住輕拍桌面,“我有可靠消息,他心念動搖,開始盤算從攸國撤軍!”
這回燕三郎終于動容:“衛國有撤軍的打算?”
“正是。”賀小鳶滿眼鄙夷,“他終于吃不消了。”
衛國連年征戰,老國君去世以后,新王繼位也不消停,接著就發兵討攸,國內又有褐軍揭竿而起。這叫漏屋偏逢連夜雨,各路麻煩一起來。攸國固然被打得苦不堪言,可打腫臉充胖子的衛國自己也不好受。
如今東南前線戰事再度失利,眼看吞攸大計遙遙無期,衛王終于動搖了。
燕三郎想了想:“既是如此,你接下去有何打算?”
衛國如果不攻攸國,賀小鳶還會留在敵后么?
“這就要看我國的態度了。”賀小鳶眼中有寒光閃動,“衛王想打就打,想撤就撤,哪有這么便宜的事?”
戰爭進行到這個地步,兩國之間仇深似海。衛王想停手,還要問過攸人答不答應呢。
戰爭就是一頭猙獰怪獸,一旦被放出籠子,無論攸國還是衛國,想再把它關回籠子里可就是千難萬難了。
“好了,輪到你了。”賀小鳶聳了聳肩,“讓我聽聽第三個好消息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