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千歲只能認下一只靈寵,白貓想上位,除非詭面巢蛛死亡。
就性價比而言,千歲是不會這么干的。所以白貓這次跟不過來。
這天下午,他們接連打撈了三艘海難船,燕三郎和竇芽分別又找到一塊通行令牌。這玩意兒多了就不值錢,竇芽也是心無芥蒂地拿出來給大伙兒看,還嘆了口氣:“現在牌子唾手可得,芳芳姐死得好冤枉!”
閔川笑道:“拿回岸上去賣,凈賺萬兩銀子。恭喜你。”
荊慶卻搖了搖頭:“我們手里的牌子拿回陸地,也賣不出價了。”
眾人都覺奇怪:“這是為何?”
“且不說下一次能用是在六十年后,沒人會提前花幾萬兩銀買它。”荊慶苦笑,“這牌子最多只能通行霧墻三、四次,也即是說,等我們離開迷藏海國時它也要作廢了。”
丁云正動容:“竟是這樣?”
“是啊,否則迷藏海國歷年都發放通行令,能進入霧墻的海客應該一年比一年更多才對。橫沙濱那千余艘船只怎么坐得下?”
竇芽也道:“想來牌子的強度有限,每通過霧墻一次都有很大損耗。”
丁云正等人一下子失了興趣。
很快,他們開始在海上遇見別的船只,但彼此都視若無睹。快到目的地了,誰都不想節外生枝,再惹麻煩。
這艘船的運氣轉好了,余下的旅程風平浪靜。它在風暴中丟失不少物資,但沿途經過兩個小島,又補充一次淡水,何況船艙中壓滿漁貨,算是暫解了燃眉之急。
最后兩天,眾人的主食都是飛魚,為此要額外付給船老大一筆錢,超過市面上的魚價兩倍。
每個人都掏得心甘情愿。
千歲嫌棄燕三郎渾身一股子魚腥味兒,她都不想挨近。
也就在她的嫌棄聲中,木船終于抵達了這趟海上旅程的終點——
迷途島。
大伙兒都長長舒了一口氣。
這島嶼是一座孤立在海上的小山,方圓只有三百丈,但高度達到了十丈(三十米),形狀很特別,讓人第一眼就印象深刻。
它雙邊如削,山頂延綿,從燕三郎這個角度看去,小山形如巨象,而象鼻子就是一塊彎而拱的風化巖,呈拋物線形,斜斜扎入海面。
就像巨象汲水。
但是這樣形象的小島不取名為“象島”而被人稱作“迷途”,自然是有原因的:
自迷途島以東,整個海面都籠罩在一片灰色的迷霧當中。以異士眼力,都望不進深霧三尺之內。
迷途島的其余部分都在光天化日之下,人們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唯有象鼻——
象鼻直直扎進了濃霧當中,下半截就看不清楚了。
此刻,象鼻上有幾個小黑點,會動。
竇芽手搭涼棚,凝目望去:“那是人。”
船離島尚遠,那幾個黑點都是人類,正沿著象身往象鼻處走去,越行越下,不一會兒就消失在濃霧當中。
她指著前方這一片霧蒙蒙問:“這就是迷藏海國的霧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