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主的隊伍路過,一定會停下來補給。”燕三郎點頭,“那么就排除了這幾個路段。”
石從翼緊接著又勾選了路線上的幾個城鎮:“這幾個地方,上到官員、下到城門衛,過去兩個月內均未見到超過五百人以上的大隊人馬靠近。”
他大手一比:“那么最后能劃定的范圍,也就是從焦榨到徐家寮這一段了,大約四十里。”
即是說,公主隊伍就在從焦榨往徐家寮的路上消失。燕三郎注意到,三焦鎮恰好就在這段路程的中間位置。
“這段路不好排查。”石從翼輕輕吐出一口氣,“恰在山地當中,支路小徑交錯,地形復雜。”
“這段路上,過去曾發生過什么意外嗎?”
“正在調查。”這小家伙很敏銳啊,石從翼知道自己沒找錯人,“結果還沒遞交給我。”他是威武侯也是皇差,地方官員不敢怠慢。但他還是想吐槽,這些官員辦事效率也太差了!
總歸是大衛打了太多年的仗,從王廷到地方都缺人,這就有好些尸位素餐。“我派人去問當地鎮民,看看他們有沒有情報。”
燕三郎點頭:“這段路很適合作為伏擊地點。”
那位魯將軍身負王令,力求將公主平安送到盛邑。兩千人的隊伍走在太太平平的國境內,能遇上什么不可抗力?
這條路平時也不知有多少商隊往來,怎就他們出了意外?
說到底,送親隊伍被人動了手腳。
石從翼盯著桌面的地圖:“和我想到一起去了。但我不明白,就算有人對他們下手,也該留下痕跡才是,怎會是這樣平空消失?”
魯聞先手下的兵都上過戰場殺過人,不是沒見過世面的軟蛋。即使敵人伏擊成功,也不可能全殲魯軍,總有那么些個漏網之魚可以逃回來匯報軍情吧?
再說了,尸體和俘虜要往哪里藏?
凡存在過,必留痕跡。
此時,有士兵打探到消息,飛快來報:“十日前,三焦鎮有鎮民進入青蓮山采集雪茸,未歸。”
石從翼精神一振:“十日前?”從時間上推斷,和瑄平公主失蹤的時段也能對應。“具體些。”
“這鎮民叫作孟大方。據他家人說,他前些日子在青蓮山發現一個茸區,位于大山背陰面,產量很大但外人不知。”士兵說到這里,補充道,“雪茸是一種昂貴的菇子……”
“我知道雪茸是什么。”石從翼打斷他,“你只管往下說。”
雪茸是宮筵里的常客,味道比松茸更絕,大廚用它來吊鮮,煲湯時只要放入一點,味道立刻就能提上一個層次。此物是衛國東北部特產,但與松茸的晨出時間不同,雪茸只在每年冬春交替之際發于腐木樹干或樹底,也就是年關前后生長。當地人都知道,那物在傍晚夕陽下山采摘最好,如果等到子時以后才摘,雪茸的菌柄就會打開,味道差了不止一籌。
畢竟都是純野生,無法人工繁育。
“年前是采摘雪茸的高峰時期,這姓孟的每天午后都會進山,入夜再回來。不過十天前進山就一去不返,家人和鄉親都去山里找了好幾次,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