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牙書院位于安淶城東郊,成立至今四百余年,比鐸國歷史還長。起先為私學,后來育出許多賢才,越來越為國家重視。安淶作為鐸國首都被攻破之后,宣太祖顏梟本打算將龍牙書院解散,眾臣反對,言書院可為宣國教化育才。因此龍牙書院不僅沒被取締,反而蒸蒸日上,今時有門生一千二百多人。”
“這些我知道。”燕三郎對于龍牙書院早有耳聞,只是知之不多,“恩師連容生提過,龍牙書院可為書院典范,作育人才、大公無類,并為學子立學舍,給膏火錢,以廣栽培之。”
龍牙書院的名氣很大,只要考核入學成功,學子不僅就學食宿全免,書院還給他們發膏火錢,也就是生活補助費,以免其后顧之憂,專心治學。
這對寒門學子是大利好,自然人人踴躍。
“十年前推動龍牙書院改為官辦的,就是現任山長布庫。他是布吉倫長子,任龍牙書院山長已有十四年,一手將龍牙書院變作宣國北部最大的書院,學風優良、育才濟濟。”
“聽起來是個好山長。”燕三郎把頭發束好,取水洗臉。
“民間和學子都喜歡他。怎奈布吉倫因貪腐落馬,布家被查抄,布庫的履歷就有污點了。”霍東進聳了聳肩,“龍牙書院也不能有個坐牢的山長,所以現在這肥缺是暫時空出來了。”
燕三郎取了件外衣自穿,特地選了高領,以擋住頸上的紅痕。
自他醒后就沒聽見千歲的聲音,也不知躲在木鈴鐺里還是附在貓身上。
昨晚……
想起昨晚她的熱情,燕三郎不覺失神。
千歲是不是也有些不好意思,今晨才避而不見?
霍東進等了一會兒,見他穿好衣服后就怔怔發呆,不由得試探一聲:“少爺?”
“哦。”燕三郎回過神來,面不改色接著問,“如是區區一個山長之位,怎么能勞動攏沙宗派人來爭?”連端方都親自來了。
端方作為韻秀峰峰長的潛在繼承者,其身份和能力早被攏沙宗認同。如是小事,他不會被派過來。
龍牙書院雖然規模名氣都很大,但說到底也就是個書院。攏沙宗怎么會那樣重視山長之位?
并且燕三郎聽顏燾的回答也是模棱兩可,可見慎重。
“我打探到一個數據。”盡管周圍沒人,霍東進還是壓低了嗓音,“過去七年,宣王廷新任命和指派的官員,近兩成都出身龍牙書院。”
燕三郎微微一怔:“這么高?”
“布庫把龍牙書院的宗旨發揚光大,有教無類,惟才是舉,平民子弟一樣可以進入書院就讀。”霍東進繼續道,“是以這些年群情踴躍,聽說龍牙書院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入考格外熱鬧,考試只取二三十人,但往往有數千學子應試。”
龍牙書院的地位和開出來的條件,足以讓它有資格優中選優。
“錄取標準呢?”燕三郎指尖在桌上敲了兩下,“官定還是書院自定?”
“不,由夫子自定。”
燕三郎微微動容:“這樣開明?”
“如是奉公移來,夫子可以不收,書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