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去去,都是衣甲鮮明、持戈耽耽的軍隊。
宣王和攝政王將戍畿部隊都布置到這里了,那就是決心要保證祭天大典萬無一失,絕不能被敵對勢力破壞。
進出人員的身份篩查也非常嚴格,燕三郎就親眼見到不少自行前來的外使被攔截在外。好在他是跟著端方和裘嬌嬌一起來的,攏沙宗在宣國地位非凡,端方出聲保他,這才帶他和金羽平安通關。
走出數十丈,金羽就對燕三郎道:“少爺,你的選擇是對的。”
這話沒頭沒腦,別人聽不出原委。燕三郎嗯了一聲,暗自搖頭。
只看今天這番陣仗,他們想帶走玉太妃也太難了。
觀禮的位次都已經排好,即有內侍領著端方和燕三郎前往。
排給攏沙宗的位置很靠前,也不被遮擋,可以將廣場一覽無余。
因為宣王每年都有九日時間要居住于此,因此這里有整整一個宮殿群,錯落有致,恢宏壯觀。從體量來說,這里和行宮相差無幾。
端方長嘆一聲:“真是風水寶地。”可不止是背山望水那么簡單。
他指著前方山嶺向裘嬌嬌道:“看這處地形,恰如五龍聚首,而童淵族的祖祠就建在龍頭位置,有‘天下居中’的福氣。”再指兩條河流,“山龍聚首,水龍嬉戲。這叫雙龍戲珠,不止于左右逢源。”
裘嬌嬌看他一眼:“真那么好?”
“真那么好。”答話的是燕三郎。相術是連容生的弱項,也正因如此,少年反而喜歡找這類書籍來仔細研讀。
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相術是所謂的玄而又玄,泥沙俱下,真假存疑。
裘嬌嬌卻不輕易買賬:“要真那么好,鐸國人為什么不把宗祠修在這里?”安淶城原本是鐸國的首都吧?他們不精通相學么?
端方笑道:“鐸國宗祠的位置也很好,在城西郊。顏梟奪下安淶城之后心存厚道,沒把鐸國的宗祠刨開,自己占位,而是命人在安淶城附近重新勘察地形,后來就發現了這里。”
他指向正北:“五龍聚首的地形并非天然形成,那里原本有座天生橋,將雙龍連在一起,又阻隔了河水。有高人向顏梟建議打斷天生橋,將一龍剖為雙龍,如此五龍就可以聚首,河水亦可流入山谷,成就洞天福地,蔭庇后世子孫。這便是回龍坳的由來了。”
“原來如此。”裘嬌嬌聽完了卻搖頭,“我不信有什么子孫基業。你看哪一個王國宗祠不建于福地?可是哪一個王國也沒有萬年長青。”
端方和燕三郎互視一眼,都不與她再辯,只道:“時運會變,裘長老說得很對。”
卯時初,禮樂聲起。
祭天專用的供桌已從殿內搬出,置于廣場正東方向,供桌前方的燔爐也燒起煙火。
年少而文弱的宣王在攝政王攙扶下,先跪拜上天,再跪拜祖宗。
而后,就是獻玉帛、獻五牲。
宣王開始念禱文了。
燕三郎站在觀禮的人群當中,目光卻被供桌前那一口大鼎吸引。
黃銅大鼎,鼎身上還有雙龍浮雕,哪個部位看起來都十足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