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濟私撈肥水,哪里沒有?顏慶犯得著為這點小事逃命?”千歲往下接話,“除非大勢已去。”
顏慶位列青云宗七大長老,掌握宗內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就算牽連進貪腐窩案,最多就是品行有瑕疵,只要厚著臉皮頂上一段時間,非議聲自然就小了。他這么一逃也太顯心虛了,倒好似把自己退路都斷了。
眾長老陰沉著臉:“還有?”
劉憐玉想了想,臉上顯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你說的該不會是,夷陵道……?”
夷陵道大戰,烏瑞領著千渡城軍一度失蹤,徒留劉徐二人被鐸軍團團圍困。這個疑團始終在劉憐玉心頭盤旋不去,聽千歲話里有話,她立刻想起這一茬了。
顏慶不在這里,燕三郎也不兜圈子,從懷中取出一封信箋遞給文庚:“文副山長自己看罷。”
這封信,自然就是顏慶寫給鐸人的飛訊了,末尾還加蓋了攢金印。
上面字句不多,文庚掃了兩眼,臉色大變,氣得手都有些發抖。但他鎮定功夫過硬,定了定神就轉交其他長老傳閱。
謝冶光一眼掃過,怒氣勃發,一掌劈碎了身邊的茶案:“豈有此理!”
這一聲咆哮回蕩在同心臺,聞者無不身軀一顫,不曉得信上又有什么驚天奇聞,讓這位嫉惡如仇的謝長老氣怒至此。
燕三郎振聲道:“顏城主勾結西鐸擁兵自立,又引鐸人入境,這封親筆信就是鐵證!”
余音繞林,久久不歇。
“嘩啦”一聲,這句話就像清水滴入了滾油鍋,臺下立刻炸開。
有人驚呼,有人錯愕,有人不信,有人茫然。
顏城主居然早就投敵了?
為什么?
青云宗許多弟子對顏慶滿懷崇景,再聽燕三郎所言猶在夢中,一時難辨真假,可是再看臺上長老們的神情都是暴怒,卻未出聲反駁。
燕三郎神情坦然:“山上如有顏城主筆跡,可以拿來對比。”
這份證據可不怕驗筆記,真的假不了。假貨早送到鐸人那里去了。
“再說罷。”文庚搖了搖頭,“當務之急,是把顏慶找回來。”
事已至此,他心底透亮:如果顏慶清白,何必急匆匆下山?這人大概猜出燕三郎手里還有置他于死地的罪證,才提前溜了。
當下他指派眾位長老帶領門徒分頭去找。在場兩千余人就有兩千多雙眼睛,基本都被各自長輩催去搜查,今晚的瓜吃到這里就結束了。
一時間人員四散如風吹雨打。這一場慶功會高高興興開頭,卻以漫山遍野的大搜查結尾。
青云宗七位長老,還留在殿前的只有文庚和杜時素了。
文庚向杜時素和燕三郎、千歲招手:“請隨我來吧。”
數人同進殿中,小金也站了起來,跟在千歲身后亦步亦趨。
殿內可不像外頭那樣寒涼。侍立一邊的童子給眾人都斟上熱茶,文庚才招呼大家:“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