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弟子來找燕三郎時,后者正在帳內盤整吐息、煉化真力。弟子被胡秋攔在外頭,但聲音傳了進來:
“燕伯爺,文副山長請您立刻前往商議,軍情緊急!”
少年立刻收功,站起來、走出去。
也不知是不是時局緊迫倒逼修為,最近他煉化天衡中真力存貨的速度明顯加快。千歲認為,這應當是他的身體強度遠超常人,可以容載更多所致。
燕三郎走去中軍大帳。一路上遇見的青云宗弟子都向他問候致禮,眼里寫著敬畏。白貓邁著小碎步跟在他身畔,尾巴豎得老高。
嘿嘿,她喜歡這種目光。
隨軍多日,燕三郎的過往事跡已在青云宗中流傳開來。而低級弟子對他大多好奇,卻沒有長老們的心緒那么復雜。
走入帳中,文庚也沒空寒暄,開門見山道:“鐸人還在北上。”
燕三郎吃了一驚,心里猛然一沉:“我記得,信使已經送過消息。”
白貓也跳到桌上,喵了一聲:“怎么會這樣,鐸人傻了?”
“早就回來了。”文庚面沉如水,“他親自將口訊傳予領軍的鐸人統帥魯玉山。”
“魯玉山有何表示?”燕三郎皺眉,“即便鐸人不信,也該派出密哨前往千渡城探明真假才對。”
戰場上一點關鍵消息都可以改變戰局。對于這樣重要的情報,魯玉山不該麻木不仁。
“不僅如此,鐸人還從昨日起加快步伐。”杜時素插口,“他們昨晚沒有停歇,連夜行軍。一晚上走出了三十里。”
夜間行軍多風險,尤其青云境中部群山起伏,半夜趕山路,一腳踏空就可能沒命。
“這就古怪了,千渡城沒船可用,鐸人還來干嘛?”千歲也覺怪異,“還火燒p股一樣。”
就為了解千渡城之圍?
“你是說,他們昨天才提速?”
劉憐玉接口:“從他們行動距離判斷,是的。”
“我們的信使見過魯玉山之后,鐸人行動就遲緩了,這是早前接到的情報。”當時他們還覺鼓舞,“現在,他們反而提速。”
杜時素沉吟,“唔,莫不是顏慶和鐸人達成了新的協議?”
如果鐸人飛速趕來,青云宗的圍困計劃就算破產。哪一支軍隊也受不住左右夾擊,他們必須調整戰術。
大伙兒都未說出口的是,倘若鐸人和千渡城匯合,己方還能有勝算嗎?
這個問題,連燕三郎都不抱樂觀態度。
千渡城占地利之便,鐸人占數量優勢,青云宗怕是有一場苦仗要打了。
眾人互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見了憂心忡忡。
燕三郎更是站起來踱了好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