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人喝酒不停,口中話不停。
說了秦山事以后,又談到了天下武林瑣事。
尤其是說到一人,讓李飛沉側耳傾聽。
“看來兄弟對這山南之人頗為好奇,不若再來一壺酒,定叫兄弟聽個詳細。”
這人酒以干,似乎還不盡意,于是便說道。
“小二,再燙兩壺酒。”李飛沉不看客店有沒有小二招呼,只是喊道。有人應了一聲便去燙酒。
“爽快,兄弟行走江湖,當以義字為先,豪爽并從,如此方能俠名天下。”那人恭維一番李飛沉,李飛沉不應,只聽此人說山南之事。
很快,酒上桌,此人也徐徐道來。
原來,三年前,山南有一人,持一把劍,力挫山南五大門派,一手劍法,當真無敵。
五大門派,有宗門高手,宗門前輩出戰,亦是不敵。
其人一劍,讓山南佩服。
后,此人仗義行事。
救百姓,誅貪宦,懲劫匪,受人稱贊,俠名始傳。
而后,帶領鄉民,教授武藝,民得以自保,人人稱其為劍俠。
劍俠之名傳揚之時,多受地方招攬,然其不愿,只為行俠仗義,在江湖中闖出一個自己的名頭。
李飛沉聽完,已大概猜的這人所說是誰。
此人名聲在外,卻不留真名,必然是晉門弟子。而且,使劍留在山南,定然是大師兄無疑。
大師兄仆修賢下山十年,已于三年前名顯山南,恐怕用不了多久,必然名傳天下,到時候,全天下都知其名,都知晉門之名。
李飛沉謝過此人,再問其他武林新秀的消息時,此人卻是不知詳盡。
畢竟天下之人,每日出名者不知多少,然而這些人之中,需要經得起考驗方能夠名聲在外,如此才會被他處英豪所知,如此才能天下皆知。
此人喝酒以后,謝過離開,李飛沉則自在吃飯,雖然桌上菜所剩無幾,但李飛沉卻沒有起身。
此時,在客店之外,有三人低聲交談。
“少主沒帶一個子的錢,卻依然端坐請客,莫不是他打算吃飽喝足,打出去吧?”
一個年輕人,比李飛沉年長,但是對李飛沉恭敬,然后問著身邊人。
“兄所言極是,一會若打不過,我等需要出手相助。”
其身邊另外一人,認同觀點,然后說道,這時,另一人喝道:“少主早有主張,你我三人先進去,裝作不識少主,請其吃飯交流,免了少主尷尬,后人論及此事,亦不會非議少主。”
“元兄所言極是!”
另外兩人覺得有理,于是應承道。幾人說完,便進了客店,三人裝束統一,一人背刀,兩人帶劍,全是武人模樣。
一進客店,店老板出迎。
三人看了一眼客店,一樓大堂只有李飛沉處還有三個位置,于是便徑直過來。
領先之人開口問道:“兄臺此處可有人坐?”
“座是空座,不知你等有何本事來坐我面前。”李飛沉只顧吃最后食物,沒有抬頭便問道。
三人一聽俱是一驚,還以為是李飛沉知了他們身份,于是急忙跪下回道:“小人有罪,萬望少主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