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精氣起火又有兩種方法,起火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氣象,其一就是獨夫的那種,人體小天地,千萬燭火,萬千光明,其二,一條火龍入大海,這就是武夫二境火龍的由來。
人體三百六十五處竅穴,森嚴規整,一如三百六十五座門戶,而獨夫之所以修長生,便在于這三百六十五座門戶,門門放光明,淬煉天地靈氣,化為己用。
相反,武夫那一條火龍,尋常只是棲息于人體最重要的三處竅穴之一,氣海,又稱作下丹田。另外兩處,中丹田絳宮,上丹田泥丸。
火龍游海,相較于那萬千光明,自然要差得遠,這也是武夫長生無望的緣故。
不過,同樣以精氣起火的武夫,在體魄的錘煉上,要比靈氣起火的窺窺,強得多。
在獨夫路斷,也就是精氣起火再沒有那千萬燭火,萬千光明的煌煌氣象后,那么,精氣起火就只剩下了一種結果,一條火龍入大海。
然而,武夫不能修長生,所以,六年來無數先天精氣旺盛的獨夫苗子,都轉修窺窺,靈氣起火,比如魯彥。
六年前,天下窺窺都以為天命加身的爵公小老爺,會是一個例外,成為最后一個踏足獨夫的窺窺,如果不能,那么,最起碼也會轉修窺窺。
只是,誰都沒有想到,爵公小老爺成了一位武夫。
這位享譽天下的大匠魯,嘴巴嚼著煙嘴,想著那個一身白色道袍,整天忙忙碌碌的小道童,他聽說,三年前,司馬桃樹這位爵公小老爺離開敕令山的時候,就是武夫二境,那一條氣海中的火龍,格外大,竟然盤踞了整個氣海。
那時,他便以為司馬桃樹的本命火,應該是乳白色的璞火。
天下火焰,最為普通的自然是紅色火,再者赤橙黃綠青藍紫,種種色彩不一,威能各異,再進一步,也如大道,講究個返璞歸真,就是璞火,一般來說無色或者白色,還有黑色,這個黑色可不是黑煙滾滾那種,而是清透明亮的黑色。
只是,等老人見到了那位爵公小老爺,看到的卻是赤火,他再三確認,的確是赤色的火。
一般窺窺的本命火,都是赤橙二色。
實在是太尋常,說實話,老人很是意外,更讓老人意外的是,那看上去赤色的本命火,竟然能夠輕而易舉,喚醒凡金沉睡的神性。
老人不知道的是,司馬桃樹的本命火,其實是白色,如羊脂白玉,只是,那種白色只有司馬桃樹看得到,不要說老人,就是敕令山那位半步入圣的桃祖,看到的都是赤色火。
不過,老人知道的是,司馬桃樹這位爵公小老爺,一定有本命物。
照理來說,只有窺窺才有本命物,可自六年前就變了,武夫也有本命物了,而且,原本無法感知靈氣的武夫,在躋身三境流罡后,竟然也可以感知靈氣,淬煉汲取,蠶食一般,化為己用了。
所以說,這是一個武夫當興的時代。
但是,斷頭路還是斷頭路,武夫六境就到頭了。
說到本命物,窺窺有一句話,叫做本命即我,我即本命。
本命物對于窺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武夫來說,同樣如此。
天下窺窺千千萬,本命物件萬萬千。
這就是說,窺窺的本命物多種多樣,不一而足,花草樹木乃至鳥獸蟲魚,都有可能。
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刀槍劍戟之物,比如那心意微動,飛劍千里取人頭,這就是本命飛劍蘊養有成的結果。
登高路上,本命物幾乎就是一個窺窺最大的助力和依仗,性命相托,患難與共。
甚至有窺窺,將本命物煉作了一件身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