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吃完粥,刷鍋洗碗之后,慢悠悠下山去,魯彥一改山頂焉頭耷腦的神態,興高采烈,嘴巴又開始叭叭個不停。
那條去往山腰的狹窄山道上,本來二人一人一邊并排走著,可魯彥偏偏要踩在路邊的野草上,邊走邊和司馬桃樹聊著,他側著身子,時不時還要摘上些花花草草。
魯彥忽然停住步子,眼珠子滴溜一轉,神秘兮兮,靠著司馬桃樹,悄悄道:“桃樹,你說我能不能壘起三百六十五座寶宮來?”
司馬桃樹也停下了步子,想笑沒笑出來,三百六十五座寶宮,墩子,你也敢想,就因為得了一點雷花米,能夠淬煉神魂,所以信心大漲?
別鬧了。
雖然說,神魂衰弱會大大連累窺窺修行,甚至斷絕登高大道,但是,這是兩回事。
人體如天地,精,氣,神,魂,魄,皮,肉,筋,骨,血,缺一不可。
窺窺登高,便是煉精,煉氣,煉神。但是每一步又各有側重,前三步側重煉精,中三步側重煉氣,再三步講究煉神。
寶宮是窺窺登高第二步,第一步是納履。
窺一納履:天地送靈氣,丹田一雙腳。
顧名思義,納履就是提鞋的意思,也就是說修行問道剛剛入門。主要是人體下丹田氣海之中,接納天地靈氣,供養自身,煉天地為己用。
山上人所說的資質,根骨,氣海的品質與先天精氣的多寡厚薄,就是最重要的兩個方面。
人體三百六十五處竅穴,那么氣海穴,就相當于人體這座小天地的大門,只有進了門,才能登堂入室,門戶洞開,與大天地相接,問道長生。
再者,先天精氣的多寡,也就是厚薄,純粹等,越厚重越純粹,便越容易燃起一口先天精氣火,否則,便只能淬取天地靈氣,起一口靈氣之火。
這之后,就是淬火,方法各異,但是,最終都奢求的是人體天地的皓月之光,生生不息,而不是一點流螢燭火。
這一步,其實就相當于武夫的第二境,所以說窺窺先天上就領先了武夫一步,這也是窺窺瞧不上武夫的一個原因。
而窺窺的下一步,第二步,就是窺二寶宮了。
人體有三宮,一是下丹田氣海,坤宮,二是中丹田絳宮,三是上丹田泥丸宮。
窺二寶宮:一股水火氣,萬千煙霞光。
寶宮又叫煅宮,是說在本命火的淬煉中,煅煉包括三宮在內三百六十五處竅穴,使之更加堅韌,寬暢。
譬如小溪潺潺,化作大江奔流。
其實,這一步,嚴格來說,還是注重于坤宮,也就是氣海穴的錘煉,打牢夯實這座人體小天地的大門。
其次,才是那余下的三百余竅穴。
據說,有人把三百六十五處竅穴,一一皆錘煉,有那金竅銀穴的燦然氣象,恍如三百六十五座寶宮。
只是,那一位一輩子滯留寶宮,再無存進。
還有一種說法,寶宮也是說,窺窺這時,開始初成氣象,如寶宮巍巍,森嚴法度,高高在上,不容褻瀆。
說到底,是一種氣象,也是窺窺俗稱的小氣象。
再有一種說法,寶宮便真的是寶宮,使那巍巍宮闕,具現而出。
傳聞,真宮山這座仙家山門,最高山頭上,那座金碧輝煌的巍巍宮闕,就是開山祖師錘煉而出的坤宮。
只是,不知真假。
司馬桃樹繼續前行,和魯彥說起了那個一世滯留寶宮,再無存進的傳聞,魯彥有點訕訕,兩人邊聊邊走。
關于窺窺登高,還是師兄福童告訴自己的,只是等自己成了個武夫,師兄就再沒講過。
窺窺第三步,也是煉精最后一步,叫做金壤。先圣言,窺窺登高,如在人體中起一座萬丈高樓,但是最根本,最基礎的是地基,地基如金壤,才能樓不倒,道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