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村,孫振海家的小賣部位于村子中心的位置,又跟村委大院對門,來來往往許多村民進出村委辦事,順帶著會到他家的小賣部捎點東西回家,所以他們家的小賣部,生意特別好。
而孫振海的老婆,又是村里出了名的大喇叭,村里有啥大事小情的,沒有她不知道的,大家呢也都樂意來她家小賣部聽聽村里最近又發生了什么新聞。
今天天氣不錯,連著下了三天雨,終于晴天了。
張同坤的老婆剛才到村委大隊里面問了問關于劃宅基地的事情,村高官告訴她說村里正在研究方案,等方案研究出來之后會張貼在村幼兒園門口和村委門口公示,讓她安心得回家等著去。
最近這兩天,張同坤兩口子因為自己兒子沒有考上大學這件事情挺鬧心的。
依著張同坤的意見,是讓自己兒子再去復讀一年,畢竟兒子現在年齡也不大,復讀一年也才十九歲。
而按照張同坤的老婆的想法呢,則是說讓兒子別上學了,回家來不管跟著哪個老板打個工,也能混出口飯吃。然后她還想著趁著現在村里劃宅基地的事情有苗頭,然后緊跟緊得給自己兒子劃一棟宅基地,完了他們兩口子把積蓄拿出來蓋好了房子,再給兒子娶一房媳婦。
村里已經好些年不劃宅基地了。
兩口子意見不一致,這兩天鬧了別扭。
“大嬸子,你這是干啥去了啊?”
張同坤年紀不算大,59年出生的他到現在也才44虛歲而已。不過,在村里面,他的輩分算是高的。
劉喜良的爸爸只比張同坤小兩歲,但是按照村里輩分呢,他得管張同坤叫一聲叔,所以劉喜良的媽媽,自然得稱呼張同坤的老婆為大嬸子了。
張同坤的老婆抬頭,看到劉喜良的媽媽、李寶才的媽媽和孫秀的媽媽正坐在對面小賣部門口的敞棚下面嗑瓜子、納鞋底。
劉喜良、李寶才、孫秀和張有礦是一個班的同學,先前上高中的時候,四個人的家長經常一塊商量著租車到學校里面給他們四個送飯。
然而高考成績下來之后,幾家歡喜幾家憂,孫秀和張有礦名落孫山,而劉喜良和李寶才呢,則都過了一本線。
同樣是供了三年的高中生,差距如此之大,張有礦的媽媽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哎,還能啥事啊,這不是找書記問一問,劃宅基地的事情啊。”
一邊說著,張有礦的媽媽便走到了孫振海家的小賣部前面,接過孫振海的老婆遞過來的馬扎,就著支撐敞棚的鐵柱子坐了下來。
“啥情況?書記答應給你家劃宅基地了?”打量著張有礦的媽媽坐了下來,孫振海的老婆,也就是孫秀的媽媽,一邊吐著瓜子皮,一邊問道。
“書記沒說,只說回家等著貼告示。”張有礦的媽媽頗有些無奈地說道。
李寶才的媽媽抬頭看了自己對面的劉喜良的媽媽一眼,然后繼續納著鞋底,對張同坤的老婆說道:“大嫂,你聽我的,你不能干巴巴得跑到村委里面問,你得想點辦法。”
“哎……”張有礦的媽媽嘆了口氣,她明白李寶才媽媽的意思,可是她也有自己的難處。自己丈夫不支持自己劃宅基地這件事,要是自己再拿著禮物到村高官家里面去的話,讓自己丈夫知道了,肯定要揍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