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自己這么一說,張同坤慢慢得點著頭,緩緩地說道:“要這么說的話,這兩輛三輪摩托車,還真是得買呢。”
旁邊宋道燕一聽:“那咱們的宅基地還劃不劃?”
“明天看看通知再說吧。”
就這樣,張有礦的爸爸張同坤,將一萬四千塊錢放進黑皮包里面,抱著回到了老家那邊。
第二天一大早,早晨五點半,張有礦提著一桶五斤花生油,便來到了徐家莊火車站。
2002年的時候,距離寨子村只有二三里遠的徐家莊村,就有一個綠皮火車停靠的站點。從徐家莊火車站坐車到泰南市,得從早晨五點半坐車,然后到七點的時候才能到站。
實際上,從徐家莊火車站到泰南市火車站,總共也就只有三十來公里的路程。
這年頭火車慢,主要愿意不是火車跑的慢,而是說這年頭的火車,是個站點他就得停靠個幾分鐘,上上下下的,就跟公交巴士一樣,所以火車特別的慢。
如果是自己開車的話,從寨子村到泰南市,總共也就半個小時不到的時間。
2002年的時候,剛好205國道修路,公路非常不好走,所以張有礦最好的選擇就是火車,慢是慢點,也不耽誤事。
火車一路上走走停停,早晨七點十分,終于在泰南市火車站停了下來。
下車之后的張有礦并沒有著急去找泰南市食品廠,而是先打算找個地方填飽肚皮。
火車站周圍魚龍混雜,那些小吃店價格貴的離譜,而且所有的小吃店都臟兮兮的,所以張有礦沒打算在這邊吃東西。
他走了兩站公交站點,然后挑了個小胡同,在里面找了個早點賣水餃的,要了一盤韭菜豆腐水餃,吃了起來。
泰南,一度是張有礦比較熟悉的城市,尤其是在張有礦上小學以前的印象里面,有關城市,就是泰南市那樣。
路邊的綠化樹,有裂紋的水泥路,以及路上滿大街的自行車。
在1992年以前的時候,寨子鄉,實際上是屬于泰南市下屬的一個鄉鎮。后來1992年的時候,因為魯中市要劃地級市,于是便將泰南市的寨子鄉,溪源縣的黃莊鄉要了過來,再加上原先就屬于魯中市的里辛鎮、城子坡鎮和顏莊鎮三個鄉鎮,合并成了鋼城縣。
一開始剛解放的時候,魯中市是個縣級市,而且是省直管的縣級市,然后托泰山市代管。直到1992年的時候,魯中市直接撤縣劃市,成了一個地級市,然后又到2019年的時候,魯中市又跟泉城市合并,成了泉城市的兩個縣區。
張有礦村里好多人,因為地緣的緣故,都在泰南市上班。其中張有礦的幾個遠枝的姑姑,平時走動得也很不錯的,都是泰南市的企事業單位職工,過得都很不錯。
早點,是食用油消費的高峰時間,不管是炸油條的,還是烙油餅的,還有打火燒的,都需要大量的食用油。然而張有礦清楚,這些人使用的油,都不是什么好油。比如說那些炸油條的,他們用的油,炸出來的油條,吃起來舌頭都有些辣辣的感覺。
哎,什么時候,那些干早點的小商販能用上正規生產的花生油的話,那或許全國人民的平均壽命,都要提高個好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