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怎么樣?大爺爺混上手機了。”
“是和旋的不?”
2002年,年輕人對于手機的選擇,考慮的多是直板還是翻蓋,多少和旋,黑白還是彩屏等。
2002年的時候,高端的手機多是翻蓋的,而摩托羅拉這時候已經開始生產滑蓋手機了。
多少和旋,其實也沒有多大用處,就是鈴聲聽起來好聽一些罷了。
“啥是和旋?”張同坤肯定不懂。
然后張有金一聽自己大爺竟然不懂這個,立馬撇著嘴吧說道:“我爸爸的手機是32和旋的。”
在2002年的時候,張同江在村里算是數得著的有錢人了。
“金子,你爸的手機還是手寫的呢,你大爺的手機可比不了。”
手寫手機,在2002年的時候,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就像當年拿著大哥大一樣神氣。
“金子,咱們今天收了多少斤花生仁了?”
現在已經是下午四點了,那些賣花生仁的,今天估計應該不來了。
“剛才我還和洪曾大爺算計過了,今天收了一萬兩千斤。”
聽到這個數字,張有礦和張同坤一塊皺起了眉頭。
張同坤嘆了口氣,說道:“哎,后邊倉庫馬上就要放不下了。”
油坊里面專門存放花生仁的兩間屋子,一共30平米,就算是將花生仁堆2米高的話,也就只能放13萬斤左右的花生仁。花生仁不能堆得太高,要不然放在底下的花生仁就要被壓壞了。
現在油坊一天加工3000斤花生仁,每天凈余花生都超過一萬斤,這才八天的時間,倉庫里面就已經積攢了十來萬斤花生仁了。
按照現在的情況,用不了幾天,倉庫里面花生仁就放不下了。
然而張有礦皺著的眉頭,想得和自己父親可不一樣。
“怎么今天收購的花生仁比昨天少了這么多呢?”
昨天的時候,還收購了一萬四千斤呢。
這下降的數量,要比自己想象得快多了。
其實,原先韓家勝開油坊的時候,一年總共就收購十萬斤花生,而不說別的地方,光寨子鄉范圍內,花生仁的產量就遠超過十萬斤。
“這還少?有礦,這些咱們一時半會也加工不了啊。哎,我昨天用米尺量著,倉庫里面花生仁的堆高,馬上就要兩米了,你洪曾大爺可是專門囑咐過的,花生仁的堆高不能超過兩米的啊!”
張同坤一臉的著急,他覺得花生仁的收購工作,得停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