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礦一家收購油坊的話題沒有熱幾天,緊接著這兩天,寨子村老百姓議論的焦點,又成了這次村里劃宅基地的事情上來了。
村里已經快有近二十年沒有劃宅基地了,然后這次劃了之后呢,還不知道什么時候再劃。
要不要劃宅基地,這是個所有村民都得考慮的事情。
上一次劃宅基地,還是八十年代初的時候。
那個時候,剛剛放開市場,而且又趕上50、60后開始進入婚育年齡,農村里面對于住房的要求提高。要知道當時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就算是農村里面,好多家庭,一家三四口擠在十五六平米的屋子里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
大家紛紛要求村里劃宅基地,然后各村充分考慮這個情況,便在村子周圍劃了不少宅基地,而且因為當時劃宅基地收費很低,所以村里絕大多數人家都劃了宅基地,使得整個農村的規模一下子擴大了好幾倍。
幾乎全國的農村都有八十年代集中劃宅基地的情況,然后因為那次集中劃的宅基地太多了,然后導致接下來好多年根本就沒有再劃宅基地的必要了。
實際上單說住人的話,就算是到了2002年的時候,也完全沒有劃宅基地的必要。
然而呢,因為八十年代劃的那次宅基地呢,面積普遍比較小,所以如果說蓋樓房的話,會很局促,于是便有那些有錢的農戶提出來,想要劃大宅基地,蓋小洋樓的。
村委里面了解到這種情況,于是,便做出方案來,向上級部門申請之后,得到批復可以劃宅基地。
于是,村里便張貼出來公告,在牟汶河的東邊,寨子集市邊上,準備劃一片宅基地。
對于說劃一座宅基地四萬塊錢的價格,村里絕大多數人家,基本上就只能是看看得份兒了。
要知道,2002年的4萬塊錢,要比以后可值錢多了。
2002年莊稼人外出打工,一天的工資普遍才二十塊錢左右,要攢夠四萬塊錢,就得干兩千個工。就算是一天工都不曠,也得干夠5年零5個月多。
雖然說村里劃宅基地的事情,大多數人都是看客,但是不礙著大家議論的熱情。
大家的目光,都盯著進出村委大院的村民身上,尤其是那些提著包的人。
孫振海的小賣部門口,是觀察進出村委大院村民的最佳位置,這些天,孫振海的老婆幾乎一天到晚都盯著村委大院門口,生怕錯過了任何消息。
“孫秀她媽,快看,快看,有礦也要進大院了。”李寶才的媽媽蘇紅的眼尖,一抬頭看到張有礦提著一個黑色的皮包進了村委大院,立馬回頭對到小賣部里屋賣東西的孫秀的媽媽曹紅麗說了句。
李寶才的媽媽蘇紅、劉喜良的媽媽崔冬梅和孫秀的媽媽曹紅麗,是村里有名的鐵三角,三個人有事沒事得就喜歡湊到一塊閑聊天。
不過這幾天呢,劉喜良的媽媽崔冬梅因為生病的緣故,并沒有到孫振海家的小賣部這邊來湊熱鬧。
曹紅麗急匆匆得賣了東西,然后跑出來:“啥?有礦也進去了?哎哎哎,我說大嬸子,有礦提的包,重不重?”
按照輩分,曹紅麗應該稱呼蘇紅一聲嬸子。
蘇紅一聽,噗嗤一聲就笑了:“我說孫秀媽,你這要顯得太著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