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時候,張有礦他們三個在泉城逛了六家超市,然后對超市里面的桶裝花生油市場做了調查。
各個超市里面,賣得最多的桶裝食用油肯定是金龍魚和福臨門。不過,金龍魚主要賣的是調和油,而福臨門則是大豆油。至于說花生油呢,則主要就是魯花花生油。
魯花,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是當時小包裝花生油市場還是一片空白。
一開始,業內人士認為花生油是不適合做桶裝銷售的,因為相比較大豆油和調和油,花生油更容易被氧化變質,保質期相比較較短。如果說要想延長花生油的保質期,必須要添加抗氧化劑,或者通俗一點說就是防腐劑。但是添加氧化劑之后很容易影響花生油的口感,而大家選擇花生油,除了健康原因的考慮,最重要的就是花生油特有的花生香味,改變了他的口感,那么花生油就失去了市場競爭力了。
怎么辦?
魯花最后采用的辦法是添加維生素E,雖然成本高,但是不會影響花生油的口感,最后再加上魯花在澳市的小食品博覽會上拿了個金獎,然后又成功打入大會堂成為專供食用油,最后又加上廣告宣傳舍得花錢,終于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魯花已經趟出了一條路,下面的張有礦只需要沿著這條路走就是了。
當然了,在合適的時候,張有礦的萬家香肯定會一舉超越魯花的。
然而國內花生油市場老大的位置并不能讓張有礦滿足,他的目標,是全球食用油行業的標桿、領軍人物和絕對權威。
齊秀麗點了點頭,然后說道:“帶產品來了嗎?你們是代銷還是自供?”
“齊姨請跟我來,我們是花生油廠家。”
“什么牌子?”
“萬家香花生油。”
聽到這個牌子名,齊秀麗皺起了眉頭,想了有幾秒鐘,然后問道:“怎么沒聽說過這個牌子呢?”
“這是我們今年才創立的品牌。”
“這樣啊……”
齊秀麗的臉上露出了少許難色,然后這時候大家已經走到了超市外面的停車場上。
超市外面有一大片空地,自行車停車區域占據了絕對多的地盤,而轎車停車場則只在東北角上有一塊。
2003年,即便是在省城,實際上轎車也并不多。
后來轎車真正開始泛濫,還是從2007年以后那會兒,然后轎車廠家不停地降價開始的。
像一些指導價十萬左右的車,從一開始加價提車,到后來原價提車,到最后都開始降價一兩萬,甚至于兩三萬銷售了。
而一方面是轎車降價了,而另一方面,全國范圍內基本上在2007年的時候都實行了陽光工資,像魯省的老師,工資一下子漲了一倍,手里有錢了,能夠買得起轎車了,私家車自然也就多了起來。
私家車多了,路也就堵了起來。
張有礦打開自己桑塔納2000的后備箱,然后從里面拿出一桶花生油,讓齊秀麗看。
“不錯呀,你們這個包裝檔次,不比魯花的差啊。”
2003年大家非常認魯花的牌子,所以張有礦很多地方也在模仿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