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礦是下午五點的時候收到的夏晶瑩的電話,說是立項批下來了,一切手續從簡從速。
他才不會相信縣政府會攔在自己前面不讓自己建這個榨油廠呢,那可是五千萬的項目。
在北河大田這邊呢,原先有一個燒磚的磚窯,這邊的紅土是很適合燒制紅磚的原材料。后來為了保護耕地呢,這個磚窯就被拆了。
不過雖然磚窯拆了,但是還留著一座高臺,因為不好處理,便一直杵在那里。
高臺不高,大約一米左右,不過爬上高臺,整個北河大田就盡收眼底了。
北河大田是整個鋼城縣范圍內少有的大片平整耕地,總計大約有三四千畝地,其中光寨子村的耕地就有一兩千畝。
“占地,補償,這幾戶也沒有什么刺頭,應該問題不大。”
到北河大田這邊承包土地的,都是一些養殖戶,然后要說起補償來,可能養殖大棚是大頭了。
差不多每戶都得有一千多平的養殖大棚,一千多平米的養殖大棚,建設成本大約是一萬五千塊錢,然后按照每平米30塊錢補償的話,對方應該不會拒絕。
然后大棚里面養殖的雞仔呢,適當給予點補償,讓對方將其處理掉,應該不難。當然了這個補償也不會花很多錢,反正到了出欄時間的家禽家畜呢,是不需要補償的。
然后再就是農戶蓋的住的屋子以及當做倉庫用的房子,這些房子,農戶們蓋的也不多,大約每家有個200平米就算是最多的了,而按照當時的補償標準的話,一平米的補償價格是260塊錢,這樣200平米的補償價格也就五萬多塊錢。
估算完了之后,張有礦發現,平均每戶的補償價格,也就是十來萬塊錢而已。
而這邊總共有十幾戶,將這些養殖戶全部從這里搬遷出去,總共,也就花不到二百萬而已。
然后剩下的那些自己打算圈占的土地呢,多是一些荒地,跟村里談好價格,然后也花不了多少錢。
總之,自己拿出五千萬來,絕對能夠將這個年產萬噸花生油的生產線給建起來。
公司里面孫振新到處找不到張有礦,最后找到了磚窯臺這邊。
“張總,剛才廣告公司打來電話,說是廣告剪輯好了,問讓您看看。”
張有礦從口袋里面摸出手機,然后打通了張有能的電話。
“有能啊,廣告公司那邊說廣告已經剪輯好了,明天的時候你過去看看,效果怎么樣,你覺得合適的話,就聯系電視臺開始播放,這件事你全權負責,不用問我了。”
掛斷電話之后,張有礦笑著問孫振新:“你覺得這邊這么多養殖戶,合適嗎?”
孫振新不明白張有礦的意思,看了一眼,然后又看著榨油廠,想了想,說道:“恐怕,不合適吧。”
“哦,為什么呢?”張有礦看著孫振新。
“咱們是加工花生油的,是吃的東西,他們那些養雞養豬的,把這個環境都污染了,我怕是要影響咱們花生油的質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