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電腦本身比較感興趣?”
“就是說怎么修電腦啊,然后說是如何進行網頁制作啊,編程啊等等的,你通過聊天呢,多了解一下,看看要是真有對這方面感興趣的,年齡也不大,我想著給他們找個老師培訓培訓。”
“張總你培訓他們干什么呢?”孫秀皺著眉頭問道。
“下一步我有安排,你盡管去做就是了。”
“好的。”
孫秀接到了張有礦的新的命令,雖然說她不知道老板的意圖,但是肯定要認真的安排了。
然后這些天,張有礦忙著讓孫振新開車拉著自己,到泰南市各個農村里面,去實地考察當地花生仁種植的情況,然后下一步選擇合適的收購地點。
花生仁曬干之后就是集中收購的季節了,在2003年的時候,農民出售糧食,一般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賣給糧站,一種則是賣給個人糧食販子。糧站的收購價格要比糧食販子高得多,就以花生仁為例,糧站的收購價格能夠達到一塊八毛錢一斤,而個人的收購價格呢,可能只有一塊三四毛錢一斤。
為什么這中間會有這么大的差價呢?是因為糧站,歸政府管理,必須要保護價收購糧食,而糧食販子呢,是以賺錢為目的的,是能多壓價就多壓價。
不過呢,糧站里面是有收儲任務的,達到了收儲標準之后呢,他們就不收購了。所以那些個體糧食販子呢,還是能夠收到不少糧食的。
糧站賠錢,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這個保護價收購,很多時候花生仁一塊八一斤收購來了,然后又一塊八一斤賣出去,甚至于還會低于收購價出售。
張有礦雖然說也是以賺錢為目的的,但是呢,他的收購價格一直都是跟糧站的保護價差不多。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張有礦對于花生仁,在去年的時候,在整個寨子鄉這邊,基本上形成壟斷了。
接下來,他要把壟斷的觸角,伸向泰南市和魯中市的鳳城縣。
經過張有礦的初步統計,自己打算設點收購的地方,總共大約種植了20萬畝花生,而且花生長勢喜人,今年又是風調雨順的,下一步豐收是沒有問題的。
20萬畝花生,花生仁的產量大約能在7萬到10萬噸左右。
按照往年的習慣,花生種植戶種植的花生,大約有百分之三十會出售給油坊等榨油生產企業,總數量也就是在兩萬到三萬噸之間。
另外的百分之七十呢,有些是留著自己榨油吃,有些呢,則是直接用來炒菜加工。
從全國范圍內來看,一年的花生仁總產量大約是一千七百萬噸,而花生油總產量有二百九十萬噸。按照百分之四十五的出油率來計算,總共大約有644萬噸花生仁被用來榨油。榨油的花生仁所占總花生仁產量的比例呢,大約就是在百分之三十七的水平上。
另外中國的花生出口和花生油出口量都很少,年花生出口在七十萬噸左右,而花生油出口則只有一萬噸左右,出口主要集中在魯省。
根據這些信息呢,張有礦有信心,在泰南市、鋼城縣和鳳城縣這三個縣市,就完成今年一萬八千噸花生仁的收購任務的。
當然了,前期的準備工作是必須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