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這次奧省博覽會,既是工作,又是福利,同時還是一種學習,張有礦要求公司里的所有管理人員都要參與。
再加上還在泉城沒有回來的張有能,然后還有自己的兩個助理孫秀和孫振新,那么這次到奧省自己萬家香團隊的人員,總共就是是三個人了。
十三個人各有分工,鄒斌、孫振興、闞光海和張同坤他們四個負責提前兩天到會場那邊布置會場,然后找酒店,同時還要提前兩天將一部分產品運到奧省那邊去。
這四個人算是后勤保障組,其中鄒斌負責整個后勤保障的統籌安排,而張有礦安排自己父親負責拿著錢到時候結賬。
闞光海33歲,孫振興31歲,雖然說年齡都比鄒斌大,但是大家也都服鄒斌這個正兒八經的大學生,到了奧省那邊,肯定也會聽他的安排。
前期的后勤保障工作,必須要選穩重一些,年齡大一些的人。
產品組呢,張有礦安排讓闞光澤、闞光華他們兩個負責,一定要保證產品質量,挑選質量最好的產品然后去參展。這個工作張有礦安排闞光澤負責,闞光澤是闞光華的哥哥,說的話自然弟弟要聽的。
還有張有能、趙小三、張同祥、闞洪哲和孫秀他們五個,組成了宣傳接待組,負責向客商介紹自己產品,洽談合作意向。其中張有能呢,是他們五個人的負責人。
而張有礦和孫振新他們倆呢,則負責調度協調。
距離參展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大家各有分工,便緊鑼密鼓的忙活起來。
產品組的兩個人,主要就是從這兩個月的時間里面,精挑細選一批質量最好的花生油,然后拿到奧省去參展。然后宣傳組的呢,則是負責制作宣傳海報、宣傳橫幅以及印制宣傳冊等等。
后勤保障組現在沒什么事情可做,然后快到博覽會前的時候呢,則成了最忙的一組。
泉城那邊,張有能將假花生油的情況處理完了之后,張有礦便讓他回來了一趟,然后把宣傳小組的人都叫在了一起。
在張有礦的辦公室里面,張有能對宣傳組的人說道:“這次咱們到奧省參加博覽會,一定要把咱們的產品宣傳好,然后今天咱們在一起討論討論,看看誰能想個辦法,咱們怎么宣傳好呢?”
“張總,俗話說現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宣傳做好了,那可是真有效果。原先泉城那邊咱們沒有打廣告的時候,誰知道咱們萬家香花生油啊,后來上了廣告啊,咱們的萬家香花生油,賣得那叫一個好啊。”
張有能豎著大拇指說道。
“張經理,你現在負責帶著大家到奧省去宣傳咱們的花生油,你有什么好的辦法讓大家都知道咱們萬家香花生油不?”
張有能笑著說道:“那還能有什么辦法啊?下一步我帶著我們五個人,到了展會上,在咱們展臺前,賣命得喊啊!我們就喊:花生油!萬家香花生油!全世界最好吃的花生油!”
對于張有能想到的辦法,雖然張有礦并不贊同,但是他也不能直接否定,而是委婉得說道:“有能經理說得很對,這次到奧省,大家肯定要都辛苦了。然后對于這個廣告詞呢,我覺得咱們可以再想個更好一些的。同時呢,我還想著,下一步咱們開始推廣咱們的萬家香的時候,就用這個廣告詞。”
張有能撓著頭:“說得也是,我這個廣告詞太直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