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農瓜販都是用手一拍就清楚瓜熟了沒,而且,很多長途的瓜就是半熟的時候采下來,在運輸的時候催熟的...”王北北說著,面上有些著急。
摘半熟或者生瓜,然后長途運輸,這個事情張一帆是知道的,前段時間村里也來過瓜商,要直接一口價把瓜田里的瓜全包了。
老張頭沒同意,倒不是價錢不合適,這樣包出去,就是穩拿錢,不用考慮采摘裝車的人力,也不用考慮后面會不會損失,算起來還是穩賺一筆。
但是那瓜商說漏嘴了,說是要摘生瓜,然后噴催熟劑運到外地賣,而且小個的瓜還能當麒麟瓜來賣;
于是老張頭直接拒絕了,說瓜田里的瓜不熟不能摘,這事就是害人;
倒是村里有幾家種瓜戶都賣了,還在背后說老張頭故作清高,看他后面瓜賣不出去爛田里....
“對哦,我這驗瓜器還需要改善,應該再弄幾個瓜去噴催熟劑,然后看看催熟的瓜和正常熟的瓜能不能區分出來....”
張一帆說干就干,用驗瓜器驗了五個沒熟的瓜,然后用油性筆給這些瓜編好號。
“不對,小帆,我說的是你這東西不會有人要!”王北北這下才反應過來,主要是張一帆的動作太快了。
“怎么不會?瓜農和瓜販也許有拍瓜的經驗了,可是普通的消費者沒有啊,如果我還能驗出催熟的瓜和自然成熟的瓜,怎么會沒人買?現在都是講究健康飲食的。”張一帆不服氣地說道。
“你自己想想,我們自己在學校買瓜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心態?”王北北開始勸導。
他覺得自己有責任要把張一帆從這條歧路上拉回來,這東西,需要的人用不著,用得著的人不需要。
“我一般都不買,就是看你們想吃了,那就買幾片,總不能老吃你們的...”張一帆想了想說道。
“不對,那是因為你們家種瓜!”王北北立即打斷了張一帆的話,再讓他說下去,把自己都會給帶偏。
“一般人,比如學生,再比如上班族,他出門的時候,一般是沒有買西瓜之類的想法的;”
“上班族,下了班或許腦里在想著今天晚飯要吃什么,為該買什么菜頭疼,買了菜,看到有賣西瓜的,覺得天氣熱,家里有老有小,買個瓜回去也不錯,于是就去買了....”
“而學生,他可能餓了,想吃個泡面,再或者渴了,想去買個飲料,你想想半年前的我們,即便是買瓜,也是一片一片的買,東西都切在那里了,一眼就能看清熟沒熟....”
“買西瓜這個事情,大多數是屬于隨機消費,沒幾個人會專門出去買個西瓜,而且你這東西又大又重,誰會隨時帶在身邊?難道去到市場了,突然想買西瓜了,還得先跑回家拿你這勞什子驗瓜器?”
“還有更重要一點,街邊的水果販子,只要你想買瓜,都是跟客戶說保熟,包甜,人家有這個經驗,你要買整個瓜,他幫你挑,還給你開個口子看熟了沒有,不熟不要錢,是不是這樣?”
“你說的好像也對,這樣說來,我這東西好像沒什么賣點,”張一帆說著也摸了摸腦袋。
“何止沒賣點,方向都錯了,”王北北毫不客氣地說道,甚至帶著批評的語氣:“你這東西要能驗得出哪些瓜是催熟的,哪些是正常成熟的,或者是農藥殘留的,那還差不多...”
“你這樣瞎搞,還不如照我爸說的,和我去開個汽修店,咱們修修車,搞點車子改裝,我在你這里學點技術,反正我爸投錢,你就是技術入股,總比這瞎折騰強...”
“你剛才說什么?”張一帆打斷了王北北的話,問道。
“我說,你還不如和我開個汽修店,我家投錢..”王北北喜出望外,看樣子自己這兄弟有可能開竅了。
“不是,上一句!”
王北北愣了一下,這才說道:“你這東西要能驗得出哪些瓜是催熟的,哪些是正常成熟的,或者是農藥殘留的....”
“嗯,沒錯,之前考慮不周了。”張一帆再次打斷了王北北的話,滿意地說道。
“你還想搞這勞什子驗瓜器?”
“對啊,我還需要一些實驗,應該不用太多時間,不怎么難,”張一帆點了點頭。
“你怎么就這么不開竅呢?這東西就算真弄出來了,能賣給誰?”王北北一臉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