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期貨、姐姐的工作后,林文華面臨的第三件事就是特賣網。
公司已經在節前注冊成立,基礎人員如財務、人事都有了,按照節前談的,網站開發和設計人員,也將在下周正式入列。
但就在林文華期待這艘艦艇,即將揚帆起航的時候,從趙莉莉那邊傳來了個不太好的消息:原先談好的公司CEO,卻沒有到位。
趙莉莉對這件事情感到相當的歉意:“原先我們已經說好了那位先生,他被獵頭挖走了,去了更好的公司,這個職位暫時空缺,我會想辦法盡快補全。”
“被挖走了?對方什么意思?”
“良禽擇木而棲還能有什么意思。怪我事前只有口頭約定,對方最多是違背道德,但沒有違反任何條規,我很抱歉,我會盡快找別的。”
“您交友不慎啊!”
話到這份上,林文華只能吐槽一下。
有什么辦法?別人不愿來自己這座小廟!
哪怕承諾了有股份期權,別人也看不上。
直接就打亂了林文華原先的人員計劃。
因為無論是林文華還是趙莉莉,都沒打算領導這家企業,林文華是想給戰略上的指導意見,趙莉莉則是負責合作商領域的。
等到船開動后,他們就持股看熱鬧,坐等人才領導。按照他們的意思,將這艘船發展成戰艦,成艦隊,坐享成果。
可沒想到一個春節過去,獵頭找了對方,人家有了更好的選擇,嫌棄他們這邊廟小,所以跑了,特賣網原定的領導者,突然沒戲了。
這就好像萬事俱備了,關鍵時刻最重要的東風沒來。
林文華郁悶了,趙莉莉能夠理解這種郁悶,在解釋著:“只是在前期階段,我們的計劃還是能夠跟上的,再找一個合適的人,一個月內應該可以做到。”
“行吧。”
林文華又花了一天時間考慮,然后再電話她。
“找人這方面不能太急,理念不過關、理解能力跟我不匹配,反而會讓整個項目搞砸,你必須要耐心用心的找。”
她問:“那現在的項目怎么辦?”
畢竟公司不能一日無首。
“我來吧。”
林文華決定了親自上。
因為他知道唯品會也會在零八年推出,時間的拖延就是戰略優勢的消失,他知道最好的策略就是在對方還沒誕生之前,直接扼殺在搖籃里!
所以不能再拖下去了,拖延就是跟錢不過去!
在暫時沒有龍頭領導的局面下,林文華實在沒有第二個選擇,只能自己站出來,挑大梁。
趙莉莉對于這個答案很滿意,但以她了解此人的性格屬于“能指揮別人做的,自己絕對不上”、“能持股看熱鬧的,我為什么要干活?”
基于這種性格,她沒有表現出開心,而是共同分擔:“我只要有空,也會在各方面盡可能的滿足你的需求。”
林文華怎么聽這種話都有點歪:“任何?”
“盡我所能。”
趙莉莉也意會了,在那天酒后坦白后,他們之間似乎有了一條莫名的線,連接起來,導致某些話語總會過分腦補。
林文華沒有再腦補下去:“有你這么說我放心了很多。”
趙莉莉卻感覺到這是一種信任的分量,很沉:“都會好起來的。”
“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