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世界了那么一段時間,最終也還是要回歸現實,林文華有工作,達麗亞有事業,都在奮戰往上爬的階段,難免有一別。
林文華倒沒什么,反正該體驗的都體驗了,西餐吃得有點多偶爾要換口味;但女人的往往被感性支配,她知道這一別下次就說不準了。
“我們什么時候再見?”
機場道別時,她雙手環著林文華脖子,有很多話要說,但又無法用他們都能懂的語言表達出來,臉上有委屈。
“等你更優秀的時候。”林文華開了個空頭支票,“我要見更好的你。”
“好!”達麗亞堅定了,她要學好中文,要走出名頭,要有更好的形象,以及不能抽煙,少喝酒,更成熟!
情意綿綿但還是終須一別。
道別了她,林文華上了回中都的飛機。
倒是自己可以俗氣的在一米八女模一欄,打個勾了。
回到闊別多日的家,林文茵開始著力于她的個人作品,她很幸運,許多這么走來的學生,往往受制于現實,金錢,無法想要就能實現。
但她可以,哪怕她想讓作品上秀場,林文華都可以想辦法,不過她說了要憑實力,那么就給她機會展現。
林文華繼續做他的事業,投資。
當前有潛力的企業,都被投資了一番。主要特點是短期就能見效,因為這些不是經過A輪就是要B輪的,意味著還會有其他隊伍入場。
入場就等于價值的評估更上一層樓,是脫手還是持有?完全看LP的需求。總之林文華能交上一份無法令人挑剔的成績。
在杜家駿眼里,林文華發揮了驚人的才干。
短短半年就已經有許多項目步入正軌,先不說那些可能是中長期的互聯網項目,就說鄭家兄弟的地產項,現在已經如火如荼動工。
并且是一邊開工,一邊在增值的,因為政府的新區規劃一經宣布,各路投資紛至沓來,那邊已經繁忙成熱火朝天的工地。
林文華更是知道,今天當地人眼里的新區一片荒蕪,五年后,那里就是人潮人海,趨之若鶩的高端區域。
接連的成功讓他有了很多閑情逸致,去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打打高爾夫、去郊外馬場騎個馬,培養一下情操。
上半年也沒什么大事發生,林文華的生意事業都穩步上升,興趣愛好也培養了很多,名氣逐漸打響,被圈子里更多人仰慕了。
因而許多商業活動、酒會宴會所發出的邀請函里,也必然會有他的名字——有錢人都是一個小圈子,大家多少都互相認識。
甚至是中都首家蘭博基尼開業,林文華也被作為貴賓邀請了。
這事情看起來是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林文華沒買過蘭博基尼,他座駕還是法拉利。
但是,高端奢侈行業自然有他們的渠道!
就像當年馬王enzo的購買條件之苛刻,客戶人均名下有三輛法拉利,還專門指定當中要有輛F40,但國內沒幾個人符合要求。
因為市場打開沒多久,這種購買條件自然就滿足不了,所以對中華區誕生了“配額”的說法,也就是身份地位足夠,有成為法家擁躉的潛質,會發放邀請。
林文華因為加入了當地的超跑俱樂部,也因為在商圈里頗具名望,還因為年輕——因為國內許多超跑消費者,都是年輕人。
中年人只喜歡大奔、賓利,不會堵車的RR。
條件一縮小,林文華就成了被邀請的貴賓,潛在的品牌車主。
所以就構成了這“看似不著邊際,實際上邏輯縝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