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林文華制定的公司跨向國際化章程,他先前派出了幾位高層前往美國考察,公司的精英里有不乏留過學的,在美還算是輕車熟路。
等到那邊具體情況政策都拿回來后,林文華便帶上秘書動身出發,先去了魔都,然后飛機跨越大洋,目標是彼岸的加利福尼亞。
十幾個小時后降落舊金山,張怡雯望著繁忙的機場,各色的人群和陌生語言,一時間有點難以適從;反而林文華沒有一點不習慣,前世都來過好多次了。
攔了輛出租,前往市區。
一路上都很安靜,當地的出租司機不像燕京,天南地北啥都能跟你聊一通,他只是自顧自的開著車,堵車了也沒半句話。
林文華也只管望著窗外,高樓沒有多少,平房為主,習慣了國內都市的日新月異,來到這里會感覺有點破舊,節奏有點慢。
時值夏日,加州陽光充沛,更是給了人一股靜靜躺下來的慵懶。路上時不時能看到開著敞篷的車再跑,滿街的英文或者涂鴉,異國風情十足。
這景色看得來過不止一次的林文華喜歡,
“沒選擇紐約那冷冰冰的地方是對的。”
紐約是繁華了,高樓林立,金融企業遍地,但總感覺缺乏點生氣。
而且林文華的投資主要對象是互聯網,北美的互聯網企業幾乎都集中在加州誕生,準確說就是舊金山灣區這一塊。
銀行投行才需要在紐約,VC投資在這邊更加天時地利,任何迸發的互聯網點子,他們都能第一時間抓住和接觸。
抵達失去下榻酒店并倒了個時差覺后,來到當地時間的上午——作為秘書的張怡雯,使命要求她要先老板整理好公司信息。
“公司已經注冊成立,稅務法務進入程序,關于人才招聘已經委托獵頭開啟……您下午有個會議,需實地查看決定。”
“OK,有車嗎?”
“沒有。”張怡雯記了一下,“您需要車以及司機?”
“總得有個車,不然接客戶難道讓人打車?”
“明白。”張怡雯備注下來。
下午,林文華去跟公司干員匯合,然后再實地去看了公司的位置、規模。
公司選址在中心商業區,它范圍不大,但有點像小號的曼哈頓,高樓林立,企業密集,集中了許多銀行,金融證券等等公司。
與周圍許許多多公司一樣,租了寫字樓單獨的一層,面積挺大的但卻便宜,因為正在鬧金融危機呢,天天有公司破產,甚至收租的也有破產的。
公司運作所必須的財務、法務人員,都已經有了目標。林文華審查一遍后都給了批準,然后就在依然空蕩的辦公室內,站著進行了第一場會議。
老板,秘書,兩位出差干員,一名拉美裔保潔阿姨。
前四個是公司的老人,保潔阿姨是最早一個員工,至于為什么?萬事開頭你總得打掃一下房間吧?
名為“YinhuaCapital”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儀式有點簡單,沒有香檳只有掌聲,保潔阿姨看著這幫亞洲人在慶祝,也跟著鼓掌祝賀,雖然不知道他們說的啥。
隨后林文華進行發展安排:“這里也不需要怎么裝修,辦公家具,通信線路都盡快買過來布置上,美國人工很慢很拖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