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華是個VC,前世做的是私募,從本質上來說他是個基金投資人,是靠利潤提成和管理費來賺錢的,與巴菲特式靠經營企業來賺錢,是截然不同的兩面。
按理來說,他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都大相徑庭,他的同行領軍人應該是索羅斯這樣的人物,但是,林文華崇拜的卻不是索羅斯,而是巴菲特。
因為他始終覺得,能夠有卓越的眼光,十年堅持幫助企業經營,如同巴菲特對待可口可樂那樣,最高股價時都沒有賣掉,因為他覺得“別人一看他這個第一大股東都賣了,肯定會跟著瘋狂拋售,可口可樂的股價就崩潰了”。
在資本愈加兇性畢露的年代,如果他做企業,他期待的不是那些賺了就跑的VC(比如他自己),不是那些入場就要血洗你高層,架空你權力的PE。而是巴菲特式的投資人。
誠然資本的霸道不變,但他的投資方式,會幫助你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經營成效,利潤,從而達到更多人共贏的局面。
其他那些很厲害的基金人,索羅斯之類的空頭,他只是覺得厲害,但不會欽佩。
他自己如今也有超強的外掛,回報率絕對是數一數二,但源自于內心對高手的欽佩,還是讓他特別想見上一面。
張怡雯在關心著老板的內容工作:“若見面了,您主要想談哪方面呢?”
光顧著高興了,林文華還真沒想過……他沉吟一下后發現:“我感覺沒什么可談的,投資方面我不需要任何人的意見。”
張怡雯:“……”
這是我見過最膨脹的話語了。
可偏偏無法讓人懷疑,因為林文華的系列投資真的從未失敗過。林文華再想著:“可能就是單純的想跟偶像見一面吧,合個影之類的。”
別人花幾百萬美元跟股神共進午餐,你可以不花錢得到這機會,卻只是單純想合影?張怡雯弄不懂,要是她肯定有很多問題,關于投資,關于管理。
但轉念一想,這些對于老板而言,他又豈會輸給其他人?便就明白了幾分,林文華活躍背后的樸素心思,真的只是見偶像。
……
事情沒多少意外,洛克是個老牌的投資人,正應了那句話“富人是個很小的圈子”,大家早就彼此認識了。
股神來洛杉磯參與一個慈善基金項目活動,并且會停留幾天,這時候會有許多朋友,投資人接觸,有能耐著者還會被安排進餐。
洛克著手安排時間。因為在這之前,林文華與他50/50合伙,專注在北美進行投資,目前他有了兩個項目:Airbnb和Uber。
前者可以理解為旅游、租房平臺,后者Uber相對國內更有名,還曾有人以為它是國內被收購的小企業,但是Uber業務拓展世界的時候,滴滴快的都還沒影子。
這兩個都是優質的互聯網項目,模仿它們的平臺在國內有多火,相應的它們在世界就有多火,也是回報率相當高的長線投資。
林文華促成了這樁生意,便結交了洛克這個資本朋友,而洛克作為股神的朋友,那么可證:林文華=股神的朋友。
巧妙的聚會就在洛城某一天的下午,一家格調的牛排餐廳里。
洛克帶著兩位老朋友、一位年輕朋友,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