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李寶輝并沒有為難周圓圓,知道她從小嬌生慣養,哪里吃過這種苦,放下身上的兩捆木頭對她說:“周圓圓,你就息著下,剩下的木頭我一個人就可以了。”
“可是還有很多!”
周圓圓怪不好意思的,這么多就交給他一個人做。
“沒事,我力氣大。”
周圓圓也不在堅持,這種體力活他確實是干不了:“那輝哥,要不我帶著谷谷,左升升去海邊看看有海鮮抓沒有?”
“行,不過一定要注意安全。”
“我知道了!”
說著周圓圓把左升升和谷谷喊上,三人一起向海邊走去。
十五分鐘后。
李寶輝就把所有的木頭給運回來了,然后又去割了幾擔子茅草,樹皮和棕櫚樹葉,巴蕉樹葉等。
弄這些回來,主要是為了給柴房搭頂棚,畢竟在這個孤島之上沒有雨布,沒有瓦買,所以只能用這些植物來了。
李寶輝從小生活在農村,村里的牛棚,豬圈,廁所,柴房以前就是用木頭支個架,然后用茅草或樹皮什么的蓋頂,也能擋住大雨天不讓水露入屋內,所以用這些個材料搭頂非常好。
沒有條件,也只能就地取材了。
沒有鋤頭,沒存鏟,李寶輝只能用手中的小刀在山洞邊的空地上挖了四個洞下去,然后選了四根粗壯的木頭做為四個墻角的根基,放入四個坑中,再用沙石填好立住,四根柱子就完成了。
完成了這些,李寶輝接下來要做的就把其它木頭拼湊在一起,用自制的木釘鎖住,然后從下到上的搭建就可以了。
李寶輝又花了二個小時,才把柴房四面木墻給搭建起來了,只空了前面一扇進出的小門,然后就差個頂棚還沒蓋上去。
這個有些復雜,也要一些時間,應為頂棚蓋的不好的話直接露雨水進來,那么一個柴房就白建了,所以一定要好。
李寶輝先爬上柴房頂,然后鋪上一層木頭,中間高而兩頭低,也是為了讓雨水快速流下去,使屋頂沒有積水自然也不會有漏水的風險。
這也是每個搭建房子的師傅必須懂得的一個規則,當然,平板房除外,不過萬變不離其法,就像是平板房的樓頂也不能倒的中間低,四面高,如果這樣同樣會積水,也是不合格的。
李寶輝先把茅草一塊一塊的用藤條編好,然后才一塊一塊的運到屋頂,密合的鋪蓋在上面,保證沒有一點空隙的情況下,他檢查了好多遍,沒發現漏洞后,又在上面蓋了一層樹皮。
這層樹皮的作用主要是防水做用,相當于防水層,因為樹皮很厚,有完好的隔離作用,下雨雨小落到上面會快速流下去,而不會滲透到下面去,這等于增加了兩層防水隔離。
最后,也是完成搭成小柴房的一關,那就是在樹皮上再蓋上一層棕櫚樹葉,它的作用也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但并不是李寶輝的主要用意,主要是為了保護中間那層樹皮,因為樹皮在風吹日曬之后會縮水,開裂,那就起不到防水的作用了,而在上面增鋪上一層厚厚的棕櫚樹,不但起到了防曬作用,還可防止樹皮開裂漏水,所以這層保護層是非常必要的。
李寶輝花了十多分鐘,在上面鋪好了一層厚厚的棕櫚樹葉,然后又在上面定了一層木頭加固,定住這些葉子不會在大風面前而被大風刮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