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人工熬鹽,周圓圓幾人都是外行,當然李寶輝也一點不懂,也是第一次干這種事情,不過也是明白一些,在電視上,也在一些網絡平臺上見過,最簡單的就是火熬,把海水加溫煮沸熬干,剩下的就是有機鹽了。
直接,速度快,也不要啥技術,有口鍋,柴,火就行。
畢竟開鹽田曬鹽的話速度太慢了,沒有十天半個月的話是弄不來的,而且幾人又不懂,還是熬鹽靠譜一些。
找了一塊干燥的沙灘,李寶輝撿了幾塊石頭過來,然后把這一口鐵皮鍋放好,再用竹筒打海水倒入鍋中開始生火熬煮。
做好這些,只需要時不時的往鍋中加入海水,不停火就行。
出門的時候,李寶輝用竹子做了一個魚鉤,孤島上沒有別的條件,只能用竹子做魚鉤了,好在他有一把小刀,用它扎竹子削尖做成一個魚鉤并不難。
本來做了好幾個,但是了只成功了一個,不過有一個就可以了。
李寶輝想看看這邊的海溝中有沒有石斑魚,要知道石斑魚的美味鮮美,如果能釣到,那就是一頓大餐了。
餌料是用豬肝做的,李寶輝帶了一斤過來,把它們用小刀切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后把一塊串在了魚釣上,然后爬上了海溝邊的一塊不高的礁石,開始投鉤釣魚。
鉤繩沒有線做的,李寶輝是自己用棕櫚樹味結成的繩子,比較粗大而不靈活,但是沒辦法,在這孤島之上哪里有魚線買,能用植物代替就已經是大自然送給他最好的禮物了。
當然,如果有麻木的話,用麻木的皮做出來的繩子會更柔軟,更結實一些。
可惜的是沒有,也不能說沒有,畢竟島上這么大,李寶輝才找了幾塊林子,暫時沒看到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找到大面積的麻木,李寶輝打算把麻皮加工一下,然后織出一個魚網籠過來,這樣可以放到海中捕魚蝦了。
反正眼前沒有這個條件,只能用魚鉤釣了。
周圓圓,伊雅.蘭妮,趙檬一邊看著火,一邊坐在一起“嘰嘰喳喳”聊著什么。
李寶輝隔的老遠,但聽力非常強,幾人說的話十之**聽到了,不過正在專心釣魚的他對幾個女人的話題并不感興趣。
那邊仇玲玲帶著谷谷和左升升在沙灘上撿石頭,撿貝殼,樂不思蜀。
李寶輝雖然釣著,但時不時的往三個孩子那邊望一眼,主要是怕谷谷去玩水,畢竟她才六歲,在海邊玩水可是很危險的事情。
好在仇玲玲還懂事,見左升升和谷谷靠近水邊,馬上給拉回來。
還有周圓圓幾人在一邊看護,也不會有事。
……
撲通~
就在這時,水中發出了一聲聲響,魚線被帶動了,然后開始往水中拉,李寶輝心頭一緊,也跟著“撲通撲通”跳起來,不用說的,大魚已經上釣了。
是不是石斑魚,李寶輝暫時還不知道,不過有收獲就是好事。
看到水中的動靜,和繩子反應出來的拉力,不用說這條魚一定很大,沒有十斤,估計也不低于**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