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大家仍然是哪里都不敢去,躲在巖洞里面休息。
……
次日天亮。
吃完早餐。
幾人又出發去了小溪邊,今天是建石屋的日子,所以幾人非常積極。
在李寶輝的分工下,幾人就開始工作起來。
李寶輝和蒙言負責拉線,砌墻,而孫柯和周圓圓幾人負責打下手,遞泥巴和伸磚頭,這樣工作正常下去。
幾人都不是泥土匠,李寶輝也不是,所以在砌墻上的速度沒有師傅們那么快,但拉了線,盡量按照線路去砌墻,所以也不會歪掉。
雖然不快,但一口石磚加一塊草泥慢慢砌筑,四面墻壁也慢慢的成型了起來。
蒙言的技術非常的菜,李寶輝不得不一邊糾正,一邊教他,雖然他沒有做過泥土匠,但是小時候村里人家建房子,他時常會去觀摩一二,久而欠之的,也知道一些砌墻建房的套路,所以也學了半斤八兩。
再說了在這孤島之上,能把石屋建起來,只要結實一點,即使外觀不是很美感也沒什么關系,至少比住在巖洞里美觀多了。
反正這個石屋,李寶輝也不打算建多大,有一個廚房,一個柴房和兩個房間就差不多了。
加上李寶輝的速度,身體等級是LV64級,一個頂六十四個人的速度,所以石屋的四面墻一天就砌筑好了。
為了結實鞏固,李寶輝把石屋的四面墻加厚砌筑,四面墻的厚度達到了一尺厚,這樣不管是臺風還是超級龍卷風,也不能把石屋刮倒。
為了防止毒蟲什么的從墻壁縫隙中鉆進來咬人,第二天,李寶輝又帶著蒙言幾人用沾泥粉刷在里外墻上,讓四面墻壁一點縫隙都沒有,就是螞蟻那么小的蟲子也別想從墻壁鉆進去,這樣密不透風,才安全。
而且墻體達到一尺厚度,中間又粉刷了一次,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的空隙可言。
石層的四面墻壁已經砌上了,那么接下來也就到了最關鍵的時候,那就是蓋頂了。
由于沒有瓦,李寶輝也不想用茅草,樹皮搭石屋頂,畢竟用這些東西來搭石屋頂的話,中間那是會存在空隙的,大風一吹,如果有臺風的話,也會把它們吹走,毒蟲也能從空隙中鉆進來,這樣就沒有達到原有的防毒蟲的效果了。
為此,李寶輝還是費了一些頭腦的,好在也不是什么難事情。
李寶輝首先在墻上空出了里面一層凹槽,然后連上上百根同樣的木頭橫放在頂上,中間只留了手指大小的空隙,然后在上面鋪上了一層木板,在在上面鋪上了一層石板。
這些石板和木板都是李寶輝用手中的小刀加工而成,大小一樣,所以鋪在上面一點縫隙都是沒有的。
做好這些之后,李寶輝又在石板上面鋪上了一層沾泥,然后用木板拍平,直到一點縫隙都沒有為止。
李寶輝又在上面平鋪了一層石板,然后又鋪了一層沾泥,這樣石屋頂終于是完工了。
不過還有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防水。
因為石屋頂用的沾泥結合,這些沾泥在太陽下會變得無比的堅硬,但在水面前它們就會變得軟弱無比,一下雨,特別是下大雨,馬上會沖洗的干干凈凈,所以上面必須做好防水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