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敦,你要知道咱們的國土上不僅僅只有華夏民族,還居住著很多外國人。”
“北京望京常住幾十萬韓國人,上海虹橋常住幾十萬日本人,這其中不少人都是中國通,并且他們的生活條件比國內老百姓要好,更早接觸網絡。”
“這幫人非我族類,你覺得他們在網上能不能見咱們的好?碰到一些咱們華夏兒女為之驕傲的事情,他們會不會在下面來一些陰陽怪氣的評論?”易業光面色嚴肅問道。
易敦又是點點頭,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老祖宗說的話那是幾千年用血總結出來的道理,不會有錯。
“這幫人在網上各種帶節奏,用的全都是中文,你能分辨出來么?”
“偏偏咱們國內還真就有那么一群傻子,被人帶了節奏還不自知。”
“尤其是有一群網上的公知,完全就是精神有毛病,他們的目的就惡心中國人。”
“這幫人雖然作為中國人,但是自視甚高,感覺所有人都該尊敬他,結果現實中混的跟鬼一樣,然后就郁悶,郁悶了就仇恨中國人惡心中國人。”
“他們有個惡心中國人的辦法,那就是吹老外……”
“如果僅僅只是美吹日吹韓吹,那倒也能理解,畢竟眼下這些國家對于咱們來說確實有可取之處,可這幫惡心的家伙竟然都開始印吹越南吹了,你說惡心不惡心。”
“所以逮到這幫惡心人的癩蛤蟆,千萬不要給什么好臉色,這幫人就是民族敗類與恥辱。”
易業光說到興奮,臉色都漲紅起來。
易敦看著二叔,心中感慨萬千。
真要說世界上有完美的人,那易業光在易敦眼中無疑就是這種完美的人。
從小到大,易敦的三觀可以說就是在這種與易業光的談話中建立起來的。
父親易業正沒念過什么書,大道理他也只能講個不要惹事,不要欺負人,不要被人欺負……
更深層次家國天下的道理,易敦從易業光那里汲取了很多。
可能易業光那溫文儒雅外表下,有些想法以及見解會有些偏激,但是這無礙易敦對易業光的崇拜。
易業光不僅僅是二叔,更是易敦人生的指路導師。
其實易敦也明白,二叔之所以有些時候觀點比較偏激,那是因為他們家有些特殊。
易敦奶奶是越戰老兵,當年二十出頭的年紀奔赴前線,雙腿被地雷炸斷,雖然撿回了一條命,可也留下了終生殘疾。
后來國家安排了易敦奶奶的終身大事,嫁給了易敦爺爺。
乍聽起來,國家安排婚事好像聽著很是荒謬,但是家里有老人的問一問,就知道這絕對是史實。
而且像易敦奶奶這樣為國傷殘的女兵,還不能隨便安排,必須得是模樣周正,家境殷實,未曾婚娶,最重要的得是DANG員。
易敦爺爺當時符合條件,娶了易敦奶奶,生了易業正與易業光兄弟倆。
想想易敦奶奶的傷殘,她對美國鬼子自然是沒什么好感,恨的咬牙切齒。
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也就能理解易業光為什么如此痛恨那些不要臉的公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