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要是知道標槍的國家級健將達標成績,易敦也就能心里有個數,大體到了什么樣的成績后,自己的訓練將會陷入瓶頸。
對于易敦的問題,丁友鵬面色有些古怪。
這個問題的答案,丁友鵬自然是知道的,可他平日里連想都不敢想這個成績。
“國家級健將的達標成績是71米整,國際級是78米整,一級運動員是66.10米,二級是51米。”
“我個人保持的最好記錄是63米,距離一級運動員達標成績還有著不小的距離。”丁友鵬將標槍各個等級的達標成績,告訴了易敦。
之所以將自己的成績說出來,他其實也是想讓易敦認清一下現實。
自己大學練了足足三年,后來回到松陽后,這又是練了三年,現在還沒達到一級運動員的水準……
你易敦一開始就不要那么好高騖遠了,別一上來就把目標定在國家級健將上。
易敦扒著手指頭算了起來。
國家級是71米,國際級是78米,這中間差著7米。
七米的五分之三是?
也就是說,我現在如果技巧方面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大概極限距離能投出75.2米左右的距離。”
“也不知道這樣一個成績,到底在省級比賽中是個什么水平,能不能拿到冠軍。”易敦心中默默想道。
……
“好了,咱們抓緊時間開始訓練吧。”
“這樣磨洋槍,一會讓馬主任看到了,興許會有意見。”丁友鵬笑道。
“標槍其實跟其他三個投擲類項目不大一樣,這不一樣的地方主要體現在助跑上。”
“鉛球等三大投擲類項目,全都是小范圍內投擲出手,也可以說是原地出手,而標槍則是需要漫長的助跑。”
“所以,助跑對于標槍這項運動來說,無比的重要。”
“可以這么說,練好了助跑,那標槍基本上就練好了七成。”丁友鵬將自己對標槍的理解全都講解給了易敦聽。
易敦聽的是津津有味,丁友鵬的這種教學方式,可比李冬梅靠譜多了。
循序漸進,先把理論給易敦講透徹了,而后才開始實戰。
丁友鵬先是做了幾個助跑演示,將助跑時需要注意的技巧,分步驟講解了一遍。
這不學不知道,一學嚇一跳,標槍這項目遠比易敦想象的要難得多。
光是標槍的握法,就有頗多講究,其次是持槍方法,同樣也是很多細節。
反正比鉛球項目給易敦的感覺要精細的多。
真要讓易敦形容的話,鉛球項目更像是個粗獷的東山大漢,而標槍項目則更像是精致的上海男人。
光是握法以及持槍,就足足練了得有二三十分鐘。
主要還是丁友鵬想讓易敦趕緊打好基礎,所以這方面多練了一會兒。
然后就是助跑。
助跑必須精確到每一步,三十米的距離,寸步不能出差錯。
預跑階段在加速之余,還得講究個身體協調,持槍手臂與左臂協調,上肢與下肢協調,反正一切都得往和諧上走。
預跑階段過后的投擲步階段,那才叫一個難。
一共五步,第一步大,第二步小,第三步大,第四步小,第五步交叉步投擲出手。
每一步都得是分毫不差,前一步邁小了或者邁大了,可能就會影響后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