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距離終點線只剩下最后三百米左右的距離。
那烏干達選手已經是開始沖刺了,易敦也是卯足了力氣,跟在烏干達選手屁股后面沖刺起來。
最后兩個直道,易敦本想著直道超車,結果卻是未能如愿。
雖說這大阪大獎賽沒什么太頂尖的選手,可五千米項目上,能被稱作頂尖選手的那全都是有著跑進13分的能力。
易敦現在其實還達不到頂尖的水準,想要輕松超越這烏干達選手,顯然很困難。
直道跑完,易敦沒能超車成功,進入了彎道。
彎道肯定不能超車,易敦耐著性子,繼續跟在對手屁股后面,伺機而動。
當進入最后一個直道的時候,意味著這場五千米比賽只剩下最后85米左右的距離。
易敦心中有些急,最后這85米的距離,自己能否超越對手,拿到頭名?!
他很羨慕劉翔日本不敗的光輝戰績,他也想達成日本不敗的成就。
最后五十米,烏干達選手在最內側跑道,易敦在相鄰跑道落后了一個身位的距離。
就這短短一個身位的距離,易敦是無論如何也沒能超越過去。
按照這個節奏跑下去,最后易敦必然會以微弱的劣勢區居第二。
最后二十米。
最后十米。
最后五米。
終點線就在眼前了,最后兩米的時候,易敦索性心一橫,一個魚躍,把最后所有的力氣都用出來,直接撲向了終點線。
現場觀眾一怔,易敦給自己絆倒了?
看著也不像。
剛才易敦看起來更像是一名游泳運動員入水。
剛才那種情況下,易敦如果不想點辦法的話,最后完全沒有超越烏干達選手的希望。
索性最后博上一把。
易敦的這種撞線方式,眼下在徑賽運動員中并未盛行開來。
理論上來說,這種魚躍式撞線對比正常壓胸撞線是有優勢的。
只不過局限性太大,不是什么類型的徑賽都能用得上的。
而且運動員使用魚躍式撞線也有著受傷的風險。
所以即便是眼下有運動員研究過這種撞線方式,目前也是沒人在世界大賽中真正的使用過。
(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魚躍式撞線發生在08年北京奧運會。)
易敦剛才用出了這招數,倒也不是說練過,純屬就是剛才著急了,情急之下用出來的招數。
重重摔倒在地以后,易敦只感覺小臂有些疼痛,看了一眼,發現已經隱隱有血跡流出。
不過易敦感覺問題應該不大,僅僅只是皮外傷。
血都流了,要是無法拿下頭名的話,那可就虧大發了。
易敦朝著計時器看去,頓時臉色一喜,自己這次的成績是13分07秒18,再次打破了自己的個人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