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成了,我要進央視當記者了。”
“我的老天爺啊,感覺跟做夢一樣。”
“易敦,你放心,我進去以后肯定不會給你丟臉。”
易敦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什么丟臉不丟臉的,我估計你要是真進去了,以后就成我的專屬記者,以后只要是我的比賽,你肯定得出現在現場。”
“等信兒的這段時間,還是跟人家東山日報那邊打聲招呼吧,要不到時候突然跑路了,人家肯定心里不舒服。”
“還有,往后千萬別寫那些亂七八糟的新聞,尤其是體育圈的花邊新聞,這些東西你不要碰,多寫寫嚴肅的新聞。”
李志剛連忙點頭,“放心吧,我知道的。”
……
具體李志剛什么時候能入職,易敦也不清楚,不過應該也就最近這半年時間內。
第二天上午,易敦再次出現在賽道上。
今天他要參加的賽事是800米小組賽。
這800米和1500米的項目,什么都好,就是賽制讓易敦頭疼。
之前易敦參加的大部分項目都是直接決賽,決賽贏了直接就能拿金牌。
比如說十項全能、一萬米、馬拉松等項目都是如此。
即便是像鉛球等有預賽的項目,預賽結束后也是直接到了決賽環節。
現在這800米和1500米項目要麻煩的多,先是小組賽,而后又要進行半決賽,最后才是決賽。
等于易敦得參加三場比賽才能拿到一塊金牌。
幸虧1500米項目不用這么麻煩,易敦直接能在十項全能里奪冠,否則陡然新增這兩個項目,等于說得多參加六場比賽,易敦還是挺麻煩的。
不過這倆項目雖說麻煩,可對于那些短跑來說,還算是簡單的。
短跑項目,比如劉翔的110米欄,那得參加四場比賽。
小組賽、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到最后的決賽。
……
“砰!”
發令槍響,易敦開始狂奔起來。
這么長時間的訓練,易敦根據自己的情況總結出了800米和1500米的不同跑法。
這倆項目都需要開局狂沖,只不過因為賽道長短不同,跑法肯定還是有區別的。
1500米項目,易敦一般會用百米速度跑完前面的六百五十米,而后開始降速調整節奏,等到最后兩百五十米的時候,再進行沖刺一波。
而八百米項目,易敦則是直接從開局狂沖到最后。
以易敦現在的耐力,大概也就能支持易敦狂沖個七百米,最后的一百米速度肯定會降下來不少。
不過因為前面七百米奠定了巨大的領先優勢,易敦還是能輕松第一個撞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