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票收入就比上年的摔跤對抗賽要高出來很多很多。
之前的摔跤對抗賽,租賃的場館相當的小,而這次的散打王比賽,夏九里直接租了東山隊的主場球館,在球場中間搭建起了擂臺,擂臺上空有大屏幕,爭取讓最后排的觀眾也能看個清楚。
平均每張門票的價格高達接近四百塊,連續比個三天,每天光是門票這一塊的毛收入就有四百萬。
三天就有一千二百萬!
這讓東山隊看的眼熱無比,他們坐鎮主場的籃球賽,三個主場都絕對拿不到這么多門票收入。
這個門票的毛收入,可要比之前摔跤對抗賽的門票毛收入翻了好幾番,從這也能看出群眾明顯更喜歡散打賽事。
門票毛收入一千二百萬,這還不是大頭收入。
各路贊助商自然紛涌而至,光是這一波收入就有兩千三百萬,除此以外,電視臺與網絡直播平臺這一塊同樣也是入賬了三千萬的收入。
僅僅一場散打賽事,直接為易揚公司帶來了六千五百萬的毛收入。
說是毛收入,其實跟凈收入也差不多了,因為這次的散打賽事支出其實少的可憐。
最大的支出就是選手的獎金,不過也就只有三百來萬,算上場館租賃以及一些其他雜七雜八的收入,總共也不到五百萬。
等于說易揚公司這次的凈收入高達六千萬!
如此恐怖的吸金能力,擱在前兩年肯定會讓易敦等人覺得不可思議,可經過上年的摔跤對抗賽,這種吸金能力已經是在易敦的預料之中了。
六千萬的凈收入自然是不少了,但是放在格斗圈中其實也說不上多到嚇人。
這六千萬人民幣還不到一千萬美金,有那最頂尖的格斗選手一場比賽興許能賺個六七千萬美金,更甚至看目前的格斗發展趨勢,日后一場比賽賺個上億美金,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這六千萬人民幣的收入,也不算多到嚇人。
……
因為這次的比賽不限重量級,所以自然也就沒有了賽前的稱重環節。
稱重環節其實是格斗迷相當期待的一個環節,倒不是期待知道這些格斗選手的體重,畢竟這東西其實沒什么懸念,大家都心里有數。
真正期待稱重環節的原因是雙方選手在這個環節互相挑釁,這才是格斗迷真正期待的東西。
互相挑釁最常見的那就是互相瞪眼怒視,兩人擺出各自自認為最兇殘的表情來,怒視著對方。
不過有人的表情管控能力不強,有些時候會在這個時候笑場,搞的場面有些尷尬。
除了互相怒視之外,高級點的還有出聲互嗆,甚至破口大罵的場景都是有的。
更高級的應該就是吐口水了,或者直接上手,這種事情也不算罕見。
國內的賽事倒是挺平和的,頂了天也就是互相怒視,營造一種大戰的氛圍,起碼目前為止散打比賽中還沒出現過互相吐口水或者提前動手的場景。
雖說目前中國還沒組建散打國家隊,可不少散打運動員其實也都是體制內運動員,要是干出稱重環節吐口水或者提前動手的事兒,估計上頭領導就得請喝茶了。
不過既然是商業性質的比賽,那噱頭肯定不能少,雖說沒有稱重環節,可易揚公司這邊還是在每場比賽開始前一天安排了兩名選手的記者見面會。
易敦要打的第一場比賽自然就是劉本偉了。
第一場要是不打劉本偉的話,那這個賽事其實舉辦了就沒什么意義了,以劉本偉的實力壓根就沒有絲毫可能性進入半決賽。
除了易敦和劉本偉之外,其他六個選手全都是各個省份的頂尖大手子散打運動員,劉本偉拿什么跟人家打。
論塊頭的話,這些重量級散打選手甚至比劉本偉還要大一些。
所以易敦如果想出氣的話,肯定得第一場就打劉本偉,防止這劉本偉被別人淘汰掉。
至于易敦為什么這么巧合的第一場就碰上了劉本偉,那就是個不能說的小秘密了。
因為易敦會出現在記者見面會上,可想而知這場記者會有多熱鬧了,全國有名有姓的大型媒體,全都到場了。
主持人先是介紹了雙方選手的情況,而后讓現場的工作人員帶領兩名選手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