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直接把劉本偉嚇的一激靈,不過轉瞬間他就不屑的笑了起來。
打死自己?當自己手里有槍?
只是一場散打比賽,怎么打死自己?
劉本偉心中對那一千萬的獎金更是渴望起來,自己只要能贏下易敦就行,這一千萬就是自己的了。
為了備戰這場比賽,劉本偉專門找了職業散打選手訓練了好長一段時間。
他也知道自己的力量估計不是易敦的對手,可散打這項目也不是說力量大就能贏比賽的,否則的話,舉重運動員全都來參加散打比賽,散打豈不是成了舉重運動員的天下。
跟摔跤項目一樣,散打也是按照得分來分輸贏,同樣也是三局兩勝,每局三分鐘,局間休息一分鐘。
不過散打的計分規則對比摔跤要簡單不少,一共有三個分檔。
第一檔是三分,第一種是用主動倒地的動作致使對手倒地,而后自己迅速站立的一方得三分。
第二種則是轉身后擺腿踢中對手軀干部位并且踢完了以后還能處于站立狀態,也是能夠拿到三分。
值得一提的是,這轉身后擺腿不能踢對手的頭部,哪怕是正臉也不能踢。
這兩種情況下,運動員就能拿到三分,而一局比賽如果能拿到三次三分的話,則直接獲勝。
二分的分檔則是分了四種情況。
一方倒地,站立的一方得兩分。
腿法踢中對手軀干得兩分,比如說踹腿這個腿法,踹到了對方的腹部,這就是兩分入賬。
被強制讀秒,對手得兩分。
出現犯規動作,對手得兩分。
至于得一分的情況,則是情況要更多一些,主要是手法或者腿法擊中非軀干部位的得分。
比如踹腿踹中了對方的大腿,這種情況下就只能拿到一分。
所謂的軀干其實就是人體去掉四肢以及頭部后剩下的位置。
這種計分規則下,其實靈活性還是相當重要的,現在劉本偉經過挺長時間的訓練后,就有著自己的打算。
他制定了在比賽中利用分數贏下易敦的計劃。
全世界都知道易敦是摔跤之王,奈何摔跤動作也是可以用在散打中的,所以劉本偉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給易敦施展摔法的機會。
他的計劃就是盡可能的多用腿法,盡可能的擴大自己跟易敦之間的距離。
對距離的把控,可以說是一名格斗手最最需要具備的素質,距離把控如果能碾壓對手的話,那這名選手就有著莫大的優勢。
并且多用腿法的話,甭管踢到哪里,都是有得分入賬的。
轉身后擺腿的話,要是能踢到軀干,這就是三分,不轉身直接用腿的話,踢到軀干部位能拿到兩分,踢到頭部或者腿部,這就是一分。
如果運氣好的話,連著三次轉身后擺腿提到易敦的軀干,這一局比賽就能贏下來了。
哪怕無法完成三次轉身后擺腿,只要劉本偉能堅持這幾分鐘的時間里得分比易敦高,那他也是最后的贏家。
這就是劉本偉致勝易敦的計劃和打算。
其實不得不說的是,劉本偉的這個計劃就是正規職業選手的比賽目標,在比賽時間中盡可能的多得分,以分數優勢來戰勝對手。
指望著連續拿三分贏下對手,哪有那么容易,真要這么容易的話,分值也不會這么高。
至于比賽中KO對手,那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所謂KO是指在格斗賽中擊暈對手或者擊倒對手使其無法停過讀秒時間,也沒哪個格斗選手會狂妄到場場比賽都奔著KO對手而去。
劉本偉準備跟易敦用腿打游擊戰,這樣的話,他真感覺自己跟易敦有著五五開的勝率。
別說五五開的勝率了,哪怕只有百分之五甚至是百分之一的勝率,劉本偉也絕對不愿意錯過。
現場的主持人聽完易敦的話,都沒給記者繼續提問的機會,立馬宣布今天的見面會結束,明天晚上八點鐘,易敦與劉本偉的揭幕戰將會正式開始。
明天一共有四場比賽,八名選手兩兩捉對,一場比賽掐頭去尾的話其實也就十來分鐘就能結束,四場比賽加在一起也就一個來小時,所以把比賽時間定在晚上黃金八點檔最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