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好像,確實是剛打印的。
刀具放下,陳牧又看箱子里放著的兩大包電子器件。器件數量不多,種類也少。但說明文檔更厚更詳細。
幾百顆大功率砷化鎵MOS管,為避免引腳損壞,全部獨立包裝。這東西造雷達挺好用的,但最吸引陳牧的是二十顆用盒子裝的芯片。
386EX。
周青峰對于半導體是沒文化的半桶水。他覺著目前主流是486,拿出軍用級486太惹眼,拿出三十年后的航天級龍芯就更夸張。
于是這個棒槌看數字,覺著386級別的芯片應該挺合適的。
但386EX是標準的航天級處理器,運行速度為5到10兆,針對宇宙環境進行強化。它其實跟軍用級的486DX處于同一水平。
它是九十年代中期才開始應用,將星載計算機由控制為核心轉向高速并行數據流為核心而設計的。
國內‘歷史’上最早靠進口獲得‘386EX’,第一次是帝都控制工程院在99年用于‘實踐五號’衛星,02年又用于‘海洋一號’。
此外國內還將386EX與B數據總線一起用于航空發動機作為中央處理器。所以這款CPU用途很廣。
周青峰拿出的是國內通過逆向工程生產的‘386EX’,出現時間都在06年以后了。
現在國外別說禁止出口這個等級的航天級芯片,他們自己都還開始用。可周青峰不但送來了芯片,連配套的數據總線都送來了。
等于讓國內至少提前八年拿出成品,把星載計算機的性能硬生生提升了兩三代。
“這真的是國外最新的‘386EX’?”陳處長捏著方方正正的小塊芯片,暗想這種核心機密怎么可能搞到?
該不會是民用級的386吧。
“你可以拿回去測試嘛。”周青峰一指箱子,“一共二十塊,隨便用。只要有錢,資本主義社會什么買不到?”
尖端的航天級CPU,隨便一塊就幾萬美元嘞。這小子就跟白送似的出手就二十塊,讓陳處長越發狐疑。
要說氮化硼刀具還能看個表象判斷水平,但芯片光看外表可沒法知道是什么檔次。
陳牧將芯片重新放好,關上箱子,說道:“我必須把這些樣品帶回帝都,要經過諸多測試才能確認其性能。”
說到這,陳處長忽然覺著肩頭沉重。他不知該如何想,甚至不敢再打電話給帝都,乃至后悔自己一直用移動電話對外聯系。
這會不會是個釣魚行動?會不會是境外勢力的陰謀?會不會暗藏什么其他風險?
這并非陳處長疑神疑鬼,更不是他過于小心。畢竟這上午才給的需求清單,下午就把貨送來了——你這快遞用的是那家?
陳牧不過是個技術官員,到天陽跑個腿,調個研,傳個話,做個先期的溝通工作。能在兩三年內把這事搞定就阿彌陀佛了。
可周青峰跨過了12345等諸多試探性的步驟,他把貨拿過來了。
太可疑,實在太可疑。
地下戰線的搏殺無聲而殘酷,犧牲者仿若花泥,零落而不為人知。
可若說這是個專門的陷阱,陳牧又覺著這實在太高看自己了。
周青峰在天陽投資幾千萬港幣,好不容易打下根基,總不能就此只為坑個小小的帝都部委小官僚吧。
陳處長盯著周青峰,暗想:“難不成這小子真是個傻子?又或者我誤打誤撞走大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