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國內企業,周青峰根本不擔心技術擴散。他甚至巴不得技術能擴散,這樣才方便他獲得原材料和零配件,降低生產和運營的難度。
“你真的要公開這些?”老蕭覺著周青峰拿出來的肯定還是好東西,就跟之前提供的刀具和芯片一樣。
周青峰很肯定的點點頭,“公開,全部公開。這是一個嘗試,如果國內電池工業能因為這次公開獲得哪怕些許提升,我也心滿意足了。”
蕭金浪點點頭,“好吧,我先去帝都找一下陳牧。他在部委比我熟,可以找人驗證這些資料,這樣更好推廣。”
周青峰給的資料太多,光是資料目錄就是一本書。老蕭對這事還挺重視,先跟帝都的陳牧聯系上,然后讓市里派人一起護送十幾箱子資料上飛機。
飛行過程不表,等老蕭抵達帝都,陳牧親自帶隊來接。兩人一碰面,陳處長就壓低聲音問道:“周小子又搞來了啥?”
“說是收集了國外最新的鉛酸蓄電池資料,希望能注冊專利但公開發表。”蕭金浪只說自己了解的。
國內有龐大的科技情報收集體系,每時每刻都關注國外的期刊雜志和學術論文,追蹤先進技術的進展和最新動向。
基本意思就是......,雖然目前學習成績差了點,但課堂筆記一定要記好,將來總會用得上。
除了期刊雜志,很多防務展裝備展之類的也有國內的人員前去順資料。
一開始西方各種公司都很大方的給,技術細節都公開展示,盼著能做生意。
后來......
西方公司開展會,資料只發給第三世界國家。對于某個自稱‘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他們嚴防死守。
“兔子,你走開。”
“我就看一眼。”
“不行,你快走開。”
“別那么小氣,就讓我看一眼。”
“一眼也不行,一眼就讓你學會了!”
只是公開的資料中,誰也不會輕易公開真正的秘密。
現代工業產品中,產品用的什么材料是無法保密的。比如渦扇發動機葉片,隨著客機出口就擴散開。
但高性能葉片是如何生產出來,這工藝一向是高度保密,嚴禁外泄。
前次機床組裝生產的事,部委還在扯皮中,效率太低。沒料到周青峰又搞出新花樣,弄來大量新材料的工藝手冊。
陳牧是對機械工業較為熟悉,電池方面懂的真不多。但翻看了資料目錄,他就覺著這‘最新科技’未免太新太全了些。
“這上頭連膠體所需的硅溶膠配方和生產工藝都有?”
膠體電池的概念出現很早,國內建國不久的五十年代就研究過,但六十年代因為基礎太差便停止了。
到了八十年代,國內一些民科利用媒體大肆鼓吹自己解決了固體電解質的鉛酸蓄電池,宣稱電量和壽命提升一倍。
這吹起來就跟吹氣功差不多,因為經不起檢測,只敗壞了膠體電池的名聲。
現在周青峰又把膠體電池的概念拿出來,還帶來了滿滿幾大箱子的技術資料,叫陳牧既疑惑又興奮。
蕭金浪也搞不清楚周青峰肚子里到底藏了多少寶貝,他只拍拍陳牧的肩膀,“找一批專家,開個研討會吧。
如果這些資料真的有用,說不定真可以推動國內電池行業的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