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鷹醬以非法走私的名義對‘圣光’搞制裁,另一邊‘三井’就有膽子給周總裁提供資金,這世界也確實荒謬的很。
日元目前正在不斷升值,這重創了日本的出口。‘三井’之前給‘圣光’總額一千億日元,折算美元差不多是十億美元。
這次‘三井’將貸款額度直接提升到三千億日元,百分之四的年利率,三十年還款期。‘圣光’用自身資產做抵押。
條件是必須購買日方的資產,確切的說是‘三井’自己正在貶值的負面資產。
和匯豐一樣,‘三井’也做了一本可出售資產小冊子——小日本財大氣粗,可以賣的東西就更多了。
頭前十幾頁全是各種不動產,主要是東京的房產。周大爺直接pass——買hk的房產還算撿漏,買92年的東京房產,是想讓我去跳樓嗎?
可除了東京的房產,就是好些紐約的房產。周大爺更pass了——老子被鷹醬制裁呢,上午買了,下午只怕就被沒收。腦子有坑才花那個冤枉錢。
接下來是些金融產品,以及海外資產。‘圣光’還沒擴張到全球,把手伸到東南亞就是周青峰心大了。
小冊子翻完,周青峰也沒挑到自己中意的。他反問道:“有電子行業的資產可以直接購買嗎?”
坐在旁邊的渡邊雄連忙遞上一份自己做的清單,都是之前周青峰提及的一些‘低端’電子元器件產品。
清單轉給‘三井’的副社長,對方低頭一看,是些電阻電容三極管之類的小玩意。這些企業的技術和價值不高,十個廠加起來還比不上東京的一棟樓。
國內的電子元器件在很長時間內質量相當爛,不是技術不行,而是工人壓根沒責任心。搞得國內的企業壓根不想用國產貨,類似的情況比比皆是。
“我要連人帶廠一起購買,從原材料開始直接將產業鏈搬到國內。”周青峰深知建立一個體系很難,不如直接照抄別人現有的體系。
花錢砸就是了嘛。
反正是小日本給的貸款,三十年還款期,不用白不用。
聽到周青峰連工人都要,‘三井’的副社長很痛快就答應下來——都是些很基礎的東西,賣掉也沒啥。
“我還想要一條半導體芯片的產業鏈,從硅晶制造到芯片設計到IC封測。”
周青峰剛開口,對方就想搖頭。可他卻止住對方拒絕,繼續道:“我可以接受非主流制程。”
現在半導體產業主流是八寸晶圓,一微米制程,集成百萬量級的晶體管,達到一百兆赫運算速度。
國內不但在硬件方面達不到這個水平,在軟件和人才方面更是差的甚遠,壓根沒有相關產業。
除了少量軍工領域,消費類芯片從業人員就是等于零。
國內其實處于封閉市場,技術水平低一點也可以銷售盈利,關鍵是把人才梯隊建起來。沒有人,就是拿到五納米的光刻機又如何?
但這就很讓‘三井’猶豫了。周青峰要的不是金山,他要的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金手指。
看到對方低著頭,沉默不語,總裁閣下朝后一靠,揮手說道:“報個價吧。我要整條產業鏈。一百億美元,夠不夠?不夠就兩百億!”
副社長搖搖頭,“總裁閣下,半導體產業鏈非常長,配套企業非常多。哪怕不是最新技術,兩百億美元也是遠遠不夠的。”
“那就三百億美元。”周青峰毫不猶豫的加碼,“你們如果愿意賣,我還可以再采購一條汽車產業鏈或者石化產業鏈。”
對面的副社長驚的像張口蛤蟆似的,“總裁閣下,我想冒昧問一句,您確定‘圣光’有這么多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