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工業發展,聚乙烯,聚丙烯,PX之類的化工品很快會供不應求,國內將會大量進口,甚至被國外卡住。
周青峰可以投資在國內研發或國外引進化工廠,但需要有個地方來承接。
普通民眾受媒體引導,總是對化工心懷疑慮和恐懼。可沒有化工的日子就猶如沒有鋼鐵,現代生活離不開化工。
環保主義者天天叫嚷抵制化工廠,但他們自己都不肯過真正的‘田園牧歌’生活。
化工廠的建設有規范,照抄國外成功經驗就好了。廣西也愿意給五十億信貸,咬牙把化工廠留在省內。雖說這點錢建化工廠是遠遠不夠,但這個態度是極好的。
于是周青峰決定投資,先‘圣光文娛’在南寧開分公司,專門制作各種光盤影像制品。這又是個新市場。
至于化工廠,自研和引進,國內國外兩條路走。
到了四月初,VCD中批量生產很成功,畢竟這玩意除了核心部件外沒啥難度,就是單純的組裝。
周青峰搞生產的想法也很簡單,先造出來再說,國產化一步步走。昆明接受改制的電子廠很輕易達成了他的目的。
但產品生產出來,能不能賣的好?人們心里就沒底了。不但新上任的‘圣光視聽設備廠’總經理凌夏沒底,從日本招聘來負責品管的木村也沒底。
這兩人一個是原本昆明國營單位選拔出來的土包子,別說出國了,連學歷都不高。另一個是東京帝大畢業,卻因為迷戀彈子店搞得傾家蕩產。
兩人搭檔管理新工廠時對彼此的人生都頗為感嘆。現在他們站在工廠倉庫的門口,盯著搬運工將成品包裝箱運上卡車,也是忐忑不安。
“木村先生,日本電子技術那么發達,真的沒有VCD?”凌廠長三十來歲,他的日語是最近自學的,三個月就說的像模像樣。
“沒有。”木村四十來歲,頭發亂糟糟,在日本也算成功人士。可他沒有老婆沒有女朋友沒有子女,唯一愛好就是賭博的彈子機。
“那這東西到底有沒有人愿意買?”
“不知道。”
兩人說著沒營養的對話,等著兩千臺VCD裝車完畢。這玩意將被空運到魔都去,售價四千八一臺。
定價報出來時,全廠上下都覺著集團周總是不是瘋了?就連省里的領導都覺著太離譜。這么貴的國產貨,誰會賣?
可沒人能改變總裁的主意,他就是要賣這么貴!
“木村先生,我走了。請繼續盯著工廠,生產不能放松。”
凌廠長要隨機飛往魔都,親自盯著這個產品鋪貨。云南省和昆明市為了這個項目傾注了很大的期望,全省都希望這玩意能賣出去。
但等這玩意如此簡單就被搞出來,省里的人們反而有些擔心——這么快就完成的產品,看起來不是什么高檔貨。它在國外也沒先例,還真是國內原創的產品。
“唉,兩千四都未必有人買,四千八的定價真是太貴了。好擔心賣不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