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賣場是‘和諧’系向高端零售業的突破,賣場的裝修和布置都是對比發達國家。內部空間不再是簡單暗沉的風格,改為明快靚麗的乳白色調。
場內播放輕快的歌曲,調動人們的購買**。導購小姐打扮的漂漂亮亮,向顧客介紹林林總總的商品。
VCD的環形臺位布置的美觀大方,就在商場正中,進門就能看到。
臺位上擺放十幾部大彩電,全部連接VCD。有一半在播放電影電視劇,另一半在放紀錄片和美食教育等等節目。
新賣場沒有百貨商店的木制柜臺,商品直接面對圍了一層又一層的顧客,空間不斷被壓縮。導購小姐被黑壓壓的人群擠的步步后退,不免心驚肉跳。
幸好一次性只進來五百人,商場廣播加以引導和提醒,上萬平米的偌大商場還能承受的住。導購小姐們也開始工作,向圍攏的顧客介紹產品。
“這VCD多少錢?”有的顧客壓根就沒在聽,近半個月媒體已經把VCD的好處說了千百遍。老百姓耳熟能詳,直接問價。
“我們目前有兩款,尊享款4800元一臺,尊貴款4200一臺。”
其實就是有沒有遙控器,帶不帶三碟連放,有沒有超強糾錯,外形質感,防震防塵等級之類的差異。
周青峰打算高檔貨賺利潤,低檔貨跟可能出現的仿冒者打價格戰。別人敢賣三千,他就敢賣兩千。別人賣兩千,他就殺價到一千。
拼品質拼價格,掌握全國供應鏈的‘圣光’都不怕。
九十年代,VCD在國內每年的市場都在五百萬臺以上。‘圣光’還可以利用二毛家的鮑里斯波爾把貨買到獨聯體和東歐,中東和西亞乃至東南亞也是他預定的市場。
每年不賣個一千萬臺,都對不起周青峰的努力。
賣VCD的關鍵壓根不在VCD本身,而是在于廉價而內容豐富的盤片。在這方面,‘圣光文娛’在南寧的盤片壓制生產線正在瘋狂擴產。
為了奪占市場,‘圣光文娛’已經不單單是搞‘環保’漫畫和錄像帶的小公司,它已經有十幾個語種的部門,專門負責給各種盤片配音加字幕。
到時候DVD圖像質量更好又如何?‘圣光’完全可以用潮水般的內容產品把它打的沒脾氣。顧客要什么,它就提供什么。
當然了,別提‘版權’這兩個字。周大爺表示自己是被美帝認證的邪惡集團,不干點壞事對不起敵人的重視啊。
凌廠長就在商場的臺位人群外,聽到導購小姐的報價,他的心就在往下沉,生怕價格太高導致冷場無人問津。
可是......
“給我來一臺4800的尊享款。這哪里付賬啊?附近有銀行么?我只帶了存折啊。能送貨上門不?今天剛開張,是不是有優惠啊?”人群中響起喊聲。
好些記者混在其中拼命咔嚓鏡頭,拍下了VCD首臺成交的畫面。就在下一秒,更多的人高聲喊道:“我也要,我也要,給我來一臺。”
凌廠長如聞天籟,一顆心放下。導購小姐的臉上也有了笑容,每臺十塊錢的銷售提成上門了。
搶購風潮開始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