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人多就是好辦事。
周青峰在三月初打通了瑞麗-木姐的關口,借助當地政府大量招工,并且用伊爾-76運來了幾十臺工程機械和大量后勤物資。
正常情況下能在三個月內完成這些復雜的工作就算快了,但‘圣光’依靠良好的調度只用了三天。陸勛到職后理順了管理鏈條,所有事情開始同步推進。
瑞麗方面雇了兩千多人,木姐方面雇了五百,所有人員編成十幾個工程隊。由和諧建設派人來指導,開始修路——勞動協作可以培養紀律性,也可以用來篩選骨干。
周青峰原想三個月完成‘技術人員’的訓練,這有點想當然了。陸勛毫不客氣的否決了總裁的亂命,他將計劃擴大且細化,并延長了整個項目時間。
周青峰看了陸勛的整體方案后沒說啥,放手讓專家來干,并獎勵了對方十萬塊——指出總裁重大錯誤獎,這點很難得。
陸勛把這十萬塊拿來犒賞團隊,鼓舞士氣。
修路蓋房子是一點,陸勛同步還安排十多支‘援助隊’,由當地華人做向導,向木姐周邊深入探索。他們的工作是帶著禮物挨家挨戶的上門問候,摸清周圍的地理和社會狀況。
所有‘援助隊’由艾琳統一指揮,七個小妖精輔助。每支隊伍十來個人,五輛機動三輪車,帶著電臺和對講機,深入到木姐周邊五十公里范圍的偏遠村寨去。
隊伍帶的禮物就是大米衣服和VCD在內的工業品,還有隨隊醫生提供簡單的醫療服務。這些都是西方NGO的老套招數,但一向非常好用。
艾琳今天就要進入山嶺前往一個比較大的村落。村子叫孟息,住了兩三百戶。山嶺間的土路很窄,全靠大馬力的機動三輪車緩緩向前。
同行的華人向導對三輪車是贊不絕口,“這車真棒,能拉那么多人和貨,還能在這么爛的路上跑。要是能賣給我們就好了。”
“這車本來就是賣的。”艾琳是隊伍里唯一的女性。她坐在搖搖晃晃的三輪車內,翹腳欣賞山野的風光。
雖然她看著美麗窈窕,不擅戰斗,但作為十三級的樹精德魯伊,任何膽敢小看她的人都會倒大霉。
山嶺間的樹木和鳥獸都是艾琳的同盟軍。隨著山風吹過,越是高大的樹木,越是不停的向她發出愉悅的呼喊,沙沙作響。
向導是個在木姐鎮上做買賣的黑瘦中年,他粗糲的手掌不斷摩挲三輪車的車架,低聲問道:“這個車要多少錢?”
黑瘦中年原籍就是云南,平日做買賣全靠騾馬運載,每次外出只能帶一兩百公斤貨物。他熟悉木姐周邊的村寨,但卻直言在這里做生意很辛苦。
“若是不太貴,我想買一輛。”
“一千二百塊一輛。”
“只要一千二?”
黑瘦中年估算一下,發現自己完全可以承受。他平日就從緬方收購農產品運到瑞麗去販賣,再從瑞麗采購鹽糖工具藥品等等回來。
如果能有一輛三輪車,拉貨多,速度快,就可以賺幾倍的錢。‘圣光’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務,這也是黑瘦中年愿意充當向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