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故事有點八卦,充滿了悲劇的因素。翻譯再次插嘴,“你喜歡的姑娘肯定已經嫁人,把孩子都生下來。你與她重逢,發現彼此依舊相愛,內心痛苦卻毫無辦法。”
丹波還是搖頭,“不......我喜歡的姑娘還沒嫁人,更沒生孩子。
但她爸說我既然有錢,就得付十倍彩禮把她妹也娶了。妹妹比姐姐還漂亮,我也喜歡,但我還沒湊夠十倍的錢。”
真是悲劇啊!
翻譯差點沒被這轉折給嗆死。他只能再斟酌一下,對兩個BBC記者說道:“確實有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還有很多年輕女人受到凌辱。
被強迫勞作的人既吃不飽,又得不到休息。大家都渴望能逃離魔窟。此外這小子無法跟喜歡的女孩在一起,這都是那些該死的入侵者制造的慘劇。”
丹波確實神情低落。兩個BBC記者腦補了一處‘有情人彼此相戀,卻被邪惡集團強行拆散’的慘劇,對他的遭遇深表同情。
“孩子,你放心。上帝會保佑你的。我們一定向國際社會公開這里的情況,把你們解救出來,并且讓你和心愛的女孩在一起。”
一名BBC記者伸手拍拍丹波的肩膀,做安慰狀。另一名記者繼續借助翻譯說道:“但我們需要點照片來增加報道的可信度。
你能不能幫我們拍點照片?比如拍北面來的軍人,拍他們欺凌你們的場面,拍受虐待的本地人,拍可怕的集中營。當然也可以拍你被搶走的心愛女孩。
我們愿意為這些照片付錢。每張十美元,怎么樣?”
話從翻譯嘴里說出來,稍稍有點變化,“每張照片一美元。你多拍點,賺這幫外國人一筆。尤其拍點悲慘的畫面。
我知道這事有點危險。所以我們可以合作,找些人來擺拍。找人弄幾套軍服,弄點血,弄點傷什么的。這事我熟,可以教你的。快答應吧。”
丹波再次聽的懵逼,“我沒有相機。”
“沒關系,這兩個外國人會給你準備的。”
“我也不會拍照。”
“這事我幫你。你只管答應就好。”
丹波看看作為中間人的翻譯,再看看兩個BBC記者,仔細想想,點頭道:“先預付我五百美元,然后把相機給我。我就干。”
翻譯惱了,“喂,你不要亂講價啊。不可能先給你錢的,相機也不可能直接給你。不要搗亂。”
丹波卻朝兩個老外伸出手,攤開五根手指晃了晃,再次說道:“五百美元,另外把相機給我。”
這話連說好幾句,把翻譯弄的狼狽不已,只能向BBC記者轉述道:“這小子想要五千美元。我覺著他不太可靠,可能是想騙錢。不如我再另外找個人來合作。”
兩個BBC記者盯著丹波,又私下嘀咕商量。他們從錢包里先取出一百美元的鈔票,丹波立馬揚手揮動,重復緬甸語的‘五百’。
于是丹波拿到了五百美元。
接下來的相機也是靠相互比劃拿到手的,還連帶十幾盒膠卷。
記者和丹波對此都非常滿意。雙方握手,擁抱,雞同鴨講的祝愿對方。
只有翻譯在旁邊冷著臉,面無表情。等到丹波帶著相機和美元以及BBC記者的期望離開,翻譯在旁邊嘀咕一句:“你們以為這小子還會再回來?他肯定拿了錢就跑。”
兩個BBC記者正慶祝自己機智,聞言又彼此對望,發現事情沒想象中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