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航母可千萬別出事,否則周大爺是要暴怒的。
兩年前,周青峰打算買下‘瓦良格’號后,國內705和703等艦船院所就派人來參與續建。
由于目前國內造船噸位也就幾十萬噸,技術水平低,對于大型高性能艦船的建造完全是空白。雖說毛熊的造艦技術也不咋地,但比國內當下還是強不少,值得學習。
馬可世來‘視察’,航母出海要幾天后回來,他找到一名從大連來的總工。對方姓唐,這兩年帶著幾百名技術人員和工人直接參與續建。
“你們要做好準備,航母隨時可能要離開黑海。”馬可世說這話時,表情嚴肅。
唐總工又驚又喜,“土雞愿意開放航道了?”
“不清楚,我在派人去聯系。Boss倒是給我打來電話,讓我安排好‘瓦良格’號歸國。估計近期情況就會有變化。”
能把這艘六萬噸的航母弄回國,對當前正處于低潮期的國內海軍和造船造艦業來說,不啻于飛躍式的進步。
海軍肯定會打報告要經費造護航艦隊和艦載機部隊。各家軍工船企也必將拿到大筆撥款,跟著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軍費嘛,是要爭取滴,多多益善。
“好好好,我馬上去安排。”唐總工喜笑顏開,就去召集人員開會。畢竟這事需要協調好多人員。跑一萬多海里的路程,持續幾個月時間,還要面對諸多困難。
消息傳開,船廠內的中方人員莫不振奮。他們等這天好久了,一直擔心敵人的阻攔會導致功虧一簣。
馬可世又去找廠里的管理者,找到擔任廠長的馬卡洛夫——就是這位老兄向時任二毛總理匯報講了一番話,“‘瓦良格’號已經不可能再完工了。”
‘瓦良格’號目前確實還沒完工,只是動力系統補全,可以在大海上航行而已。距離擁有完全作戰能力,它還有很遠的一段路要走。
得知這艘巨艦即將離開,老廠長嘆息的搖搖頭,“這也是它最好的歸宿了。總比像‘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強。”
蘇聯紅海軍的第一艘核動力航母,兩年前就在黑海造船廠被拆成了廢鐵。原本收購廢鐵的美國公司居然耍賴,讓造船廠虧出了血本。
那些廢鐵最后還是‘圣光’掏錢買走的。
“造船廠情況怎么樣?”馬可世問道。
馬卡洛夫苦澀的搖搖頭,“已經快完蛋了。”
“怎么回?‘圣光’有付錢給你們啊。”
“對啊,正是‘圣光’付錢,所以幾萬職工目前只保留一半。”
“剩下的呢?”
馬卡洛夫瞥了馬可世一眼,“剩下的被‘圣光’拉走了。”
馬可世愣了幾秒,語氣低緩的說道:“馬卡洛夫同志,其實你們都可以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