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的清晨,淋淋漓漓下了數日的雨終于停了,雨過天晴,初陽東升,普通民眾為了生計開始一天的奮斗,書院學子們為了一天中最濃郁的天地元氣,匯集于玉山之下開啟一天的修行。
天安繁華依舊,代表夏國至高無上的皇宮,正在舉行三天一次的早朝,天安四品以上的官員悉數到場,天乾殿內的這群人,掌控著夏國命運。
“奉天承運,吾皇詔曰,天北王林鎮北身為我夏國唯一異姓王,不思皇恩,勾結外敵,意圖謀反,其心可誅,其罪不可贖。”
宣旨的是夏皇李天昊的貼身大太監趙琳,他的聲音比在雪狼軍主營傳旨的太監圓潤渾厚:“朕痛心疾首,為保我夏國百姓不受戰火,命天刀宗宗主薛狂刀、皇宮老供奉王懷安兩位破天宗師一同前往天北,將謀逆反賊林鎮北及同黨誅于銀霜城內。”
偌大天乾殿只有趙琳的聲音,平時威風凜凜的大臣們集體沉默,在上朝之前,絕大多數人不會想到,看似例常的早朝,會改變夏國的格局。
天北王林鎮北勾結外敵造反,被兩位破天宗師聯手誅殺,相信不出一天,這個消息會從天安傳遍天下,令天下震動。
圣旨念到這里,趙琳將圣旨合上,坐在大殿金色龍椅之上夏皇李天昊臉色陰沉,從他身上散發的帝王之氣,給下面一應大臣心靈和精神方面造成極大的壓力,不少品級低的官員額頭已經滲出汗粒。
“帶亂臣賊子入殿。”
趙琳沖大殿外呼喊,聲音穿透大殿傳到殿外等候已久的禁衛軍耳中。
數名宮廷禁衛軍押解著一名花甲老者入殿,殿中大臣們見到被禁衛軍押解的老者,集體露出震驚神色,這名老者平時不可謂不威風八面,因為他是夏國眾官之首,天閣院正相溫孟昌。
夏國天閣院,是夏國官場中樞,天閣院中擁有三相,一正兩副,官居一品,引領眾官。
溫孟昌是天閣院首相,真正的眾官之首,其地位僅次于夏皇,與四大鎮守一品王相當,高于皇子公主。
如今,夏國的眾官之首被禁衛軍押解入殿,失去了往昔的意氣風發,披頭散發的凌亂模樣,讓人不禁想起街邊被人肆意驅趕的老乞丐。
禁衛軍把溫孟昌押解道金殿下,讓其跪下,夏國不興跪拜之禮,唯有大奸大惡,十惡不赦之徒,才會被強迫下跪,以謝天下。
趙琳看了眼李天昊,再次打開圣旨,繼續宣旨:“天閣院首相溫孟昌勾結天北王林鎮北,意圖謀反,枉顧朕平日恩寵,令朕痛心疾首,其罪十惡不赦,當誅之。”
大殿內眾大臣紛紛倒吸涼氣,任誰也不會想到,眾官之首的溫孟昌會勾結林鎮北謀反,難道權傾朝野還不夠嗎?莫非他想與林鎮北一起雙分天下?
“逆臣賊子,得而誅之,逆賊溫孟昌革除首相之職,其本人殿外斬立決,溫氏一族皆與其同流合污,全族抄斬。”
圣旨念完,大殿內鴉雀無聲,一道圣旨,曾經不可一世的天安溫氏一族從今起,將會消亡。
數名禁衛拉起跪著的溫孟昌往殿外拖,這時本來已經失去生氣的溫孟昌仿佛回光返照,朝龍椅上坐著的李天昊哀嚎:“陛下,老臣冤枉,我溫氏一族自開國以來便一直殫心竭慮輔佐皇室,功于社稷,從無二心,望陛下明察秋毫,莫要受小人蒙蔽,亂我朝綱。”
溫孟昌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命,卻不能不在乎全族的命,明知必死無疑的情況下,他依然在為族人求得最后一絲生機。
可惜,龍椅上的李天昊無動于衷,溫孟昌最后的悲鳴沒錯,溫氏一族確實從夏國開國至今便殫心竭慮輔佐朝政,乃夏國第一世家,有功于夏國社稷。
然而,溫氏一族必亡原因,便是源自于其龐大的勢力,李天昊為了他心中的天下安定,溫氏一族不可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