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看著陸鳳秋,沉吟片刻,堅定道:“朕是大明天子!天下百姓是朕的子民,朕愿為天下百姓肝腦涂地!”
陸鳳秋見他言真意切,不似作假,方才點頭。
“陛下若想救大明,想救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在下無二策,只有一言相告。”
崇禎皇帝聞言,激動道:“敢問先生是何言?”
陸鳳秋淡然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崇禎皇帝頓時心頭一怔,嘴中反復念叨這句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先生的意思是?”
崇禎皇帝看向陸鳳秋。
陸鳳秋道:“大明朝已經病入膏肓,想要浴火重生,只能破而后立!”
崇禎皇帝不禁說道:“難道北京城真的守不住嗎?”
陸鳳秋搖頭道:“陛下,如今李闖聲勢正盛,張獻忠也虎視眈眈,更別提關外滿清狼子野心,朝廷奸臣當道,民心已失,想要力挽狂瀾,神仙也做不到,只有待李闖失了民心,滿清韃子露出獠牙,百姓方才能想起大明朝的好,有時候以退為進未嘗不是件好事,退一步海闊天空。”
崇禎皇帝聞言,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良久,崇禎皇帝方才朝著陸鳳秋說道:“先生所言,朕記下了,將來若真有那一日,朕當留存有用之身,以待來日。”
陸鳳秋笑道:“陛下是聰明人,江南素來是魚米之鄉,只希望陛下早做準備,日后好做應對。”
崇禎皇帝點頭道:“先生所言,朕自當牢記于心!”
陸鳳秋呵呵一笑,道:“陛下,這副天下輿圖,就算是在下送給陛下的禮物,希望陛下能不計較一時得失,要放眼于天下!”
崇禎皇帝看向手中的世界地圖,不禁緩緩點頭。
陸鳳秋又道:“我看陛下氣色不太好,我有一門養生吐納氣息的法子,陛下當可學去,日后勤加練習,方保身體安康。”
崇禎皇帝聞言,拱手道:“多謝先生!”
陸鳳秋笑了笑,將自己這幾年琢磨出的一套吐納法子教給了崇禎皇帝,這吐納的法子陸鳳秋稱為龜息決。
主要是用來打坐煉氣的,混元功大成之后,陸鳳秋就一直在琢磨怎么更上一層樓,其他的沒琢磨出來,反倒是琢磨出這么一門法子。
“最后再送陛下八個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崇禎皇帝心頭亦是一震,面有慚愧之色,終是明悟道:“先生所言,朕...記下了。”
……
大明崇禎十四年春,崇禎皇帝秘密將大太監曹化淳給處死,并指派貼身內侍王承恩南下江南,四處找尋一些無甚名頭的人物,諸如王鼎、李定國、張煌言、閆應元之流。
同時,大明朝堂之中,又是一番大動蕩,以內閣首輔魏藻德為首的一干人等被崇禎下旨查辦,原因不詳。
朝堂之上人心惶惶,民間傳言大明江山氣數已盡之言更是不絕于耳。
……
而造成大明朝堂大動蕩的始作俑者,此時正在京城的一座酒樓當中遙看著對面桌上坐在的一個身著異族華麗服飾的中年男子。
“當真是好膽,不愧是為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的人物,只是沒想到居然在京城碰上了。”
陸鳳秋把玩著手中茶杯,一臉玩味的看著隔壁桌那個異族男子,微微呢喃道。